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电影 >> 正文 >> 正文

邵洪宇峥嵘岁月常入梦为国无悔上战场澎湃

来源:左耳 时间:2024/5/3
                            

▼▼▼

“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代表的是党中央对我们老同志的深情厚爱。我今年九十岁了,虽然没有能力再为党工作了,但是我初心不改,永远跟党走。”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家住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海子村的邵洪宇(曾用名邵洪郁),收到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深有感触地道出了自己对党的心声。

邵洪宇老人今年90岁,是位有着8年军龄,72年党龄的革命老人。73年前,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67年前,他响应国家号召,脱下军装,未向组织提任何条件,退役回乡甘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就像远去的战场销烟一样,当兵打仗的事,他几乎很少向别人提起,他把保家卫国上战场当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始终无怨无悔,他把对祖国的赤诚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时刻忠于党和人民,不管是当一名普通战士,还是做一个地道的农民,他都用不同的方式,为建设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愧于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年6月11日,邵洪宇出生于玉田县玉田镇海子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辈世代为农,父亲邵弟会黄米熬糖的手艺,每到冬天农闲时节,把糖制作成好吃的糖板到集市上售卖,补贴家用。

邵洪宇出生后不久,就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进而侵占沈阳,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开启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邵洪宇的少年时期,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8岁时,他曾亲眼看见三辆日本坦克轰隆隆从村头的大道驶过,坦克后面跟着二十多名日本兵。

因为家里穷,孩子多,没条件读私塾,邵洪宇直到十五岁才上学。本村人李广生在哈尔滨经商做买卖发了财,不忘村里的教育事业,为村里寄来办学资金,在村东北角的大庙后盖了六间教室,开办了学堂,请来的教书先生叫邵万丰,一个老师带二、三十个学生,分成三个年级,科目有国语、算数、自然、修身、常识等。学堂的开办,使念不起私塾的孩子有了学上。邵洪宇断断续续地的在这座学堂上了三年学,成为村里的“文化人”。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了,但和平的曙光却并未降临,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年农历五月初三那天,17岁的邵洪宇正在地里光着膀子摇辘轳提水浇麦子。这天国民党16军的大部队从村头经过,为补充逃兵的空缺,国民党兵来村里抓壮丁,不由分说,就把邵洪宇抓走了,甚至不给他回家和父母告别的机会。一同抓去的还有本村的邵伯祥、刘谦、刘景祥,药王庙村的宋士魁,洪庄村的王文。

邵洪宇被编入国民党16军94师团步兵连,成为一名重机枪手。至今,邵洪宇还记得他在国民党部队当兵的行军路线:他们被赶着先到鸦鸿桥镇集合,再到林南仓、上仓、蓟县、遵化、唐山,在唐山乘火车转往天津、北平,在延庆康庄车站下车,后又向北平方向撤退,辗转数月。当时平津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已是强弩之末,被解放军牵制着,处处被动挨打。年9月,邵洪宇所在国民党部队在延庆八达岭与解放军打了一场遭遇战,邵洪宇所在一个连队全部被俘。

被俘后的邵洪宇加入人民解放军,经过数月的政治和业务培训,他学会了战地救护技术,背起药箱,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卫生员,为日后战地救护实践,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加入解放军后,邵洪宇被编入65军师炮兵团二连,以骡马和山炮为伍,相继参加了保卫石家庄战斗、攻打新保安战斗,其中新保安战斗全歼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军。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经过邵洪宇等卫生员的包扎和短暂护理后,运送到后方治疗,邵洪宇一个人同时照看着七八名伤员,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

解放战争到年秋末冬初,已经进展到和国民党举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期。当时,东北野战军已开始发起辽沈战役,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在济南战役后,已部署了淮海决战,华北野战军也在迅速集结,准备解放平津。当时,邵洪宇所在部队正在进军大同的途中,行至张家口西洋河堡,部队接到解放北平(今北京)的任务,迅速向北平集结。

年初,邵洪宇所在部队在北平南口车站下车,参加了90万解放军对北平的包围,形成了围而不打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高压态势。在兵临城下、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在北平地下党的努力争取以及北平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呼声下,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将军接受了我军和平解放北平的提议。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作为一名在国共两党率领的军队中都效过力的战士,谈到从国民党兵到共产党兵变化,邵洪宇说:“共产党打仗是为老百姓,当兵打仗是自愿的,国民党打仗是为了个人,当兵的是被逼着去打仗。”

平津战役胜利后,年2月底,邵洪宇随65军由昌平地区出发,浩浩荡荡地向阎锡山的老巢太原进军。千里徒步行军,路途遥远,经过四天四夜的连续战斗,4月25日攻克太原。部队在山西介休县休整一个月后,接到去大西北的作战任务,部队一路解放陕中、解放兰州、并完成贺兰山剿匪任务。

年7月1日,部队行进到甘肃固原县,因邵洪宇表现积极、成绩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看护长闫桐、石海臣。“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至今他还记得那天宣誓的入党誓词。

年10月至年10月,部队留驻宁夏,一边剿匪一边开垦。

战斗中,邵洪宇虽然不扛枪打仗,但在卫生员岗位上,他一次次救死扶伤,挽救了很多解放军战士的生命。在解放太原战斗中,为抢救一个失血过多的伤员,血型相符的邵洪宇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一次献血毫升。从战场上抢救下来的伤员,好多缺胳膊少腿,经过简单包扎,由炊事班转移到后方,抢救无效的战士,以及截肢的下来的肢体,只好就地掩埋了。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年10月,正值稻子快要成熟的季节。邵洪宇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他们从宁夏急行军里,赶到陕西咸阳市,在咸阳,为每位战士发了锅盔(陕西一种风味面食)、牛肉干、炒面、五香豆、压缩饼干,但是大家舍不得吃,要让它在战场上发挥它的作用。他们从咸阳乘火车,一路经过郑州、洛阳、徐州,在山东滕县下车,在此整训一个多月。过了年的农历春节,部队乘火车,经天津、唐山、山海关,在辽宁大虎山车站下车,65军炮兵团立即进行整编,整编后番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65军师炮兵团,接到上级入朝作战的命令后,部队立即开赴朝鲜战场。

年2月22日,年仅19岁的邵洪宇背着行李和药箱,随部队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夜色中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经过鸭绿江时,邵洪宇看到被炸断的鸭绿江一号桥,桥东侧有一枚美军投掷未爆炸的炸弹,有一人多高。邵洪宇说,那时,我们是抱着宁可死在朝鲜,也要把敌人堵在国门外的决心参战的。

他清楚地记得,入朝时所在19兵团65军师炮兵团,19兵团司令为杨得志,65军军长肖应棠,师师长郑三升,邵洪宇所在连队的连长叫周庆卫。一同入朝作战的有玉田老乡药王庙的宋士魁、傅永华,西关的章华山,谢甲庄的王乃臣。邵洪宇所在炮团使用的是骡马拉的山炮。

过江后第一晚住在新义州,露宿野营,正值正月寒天,穿的单薄,战士们领略了朝鲜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但丝毫不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脚步。

每个战士都背着18斤的炒面、十几斤的行李、再加上一支枪、4颗手榴弹、多发子弹,负重达六七十斤。最艰苦的时候,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充饥。

那时,朝鲜从城市到农村被炸得见不到完整的房子,因为白天敌机轰炸,部队白天就躲在山洞里睡觉,晚上夜行军开赴前线。在一次奔赴大同江的一次夜行军中,由于一天一宿没有睡觉,邵洪宇走着路就睡着了,头撞前面战士枪口上,左眼角被撞破,鲜血直流,到现在眼角上还留有一个疤痕。

过大同江时,随着天气转暖,江面的冰已不太结实。战士章保田与邵洪宇是同乡,玉田县西关村人,他替三个伤员扛枪,负重较大,行至江中,突然冰面破裂,掉进了河里。师长郑三升得知后,向团长下死命令,一定要把人救上来。后来战士们想办法用绳子把章宝田拖了上来了,但已没有了气息。

师炮兵团进入朝鲜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解放了平壤,但“联合国军”的飞机仍在朝鲜全境狂轰滥炸。进入朝鲜后,迎接师的不是两军的直接对垒,而是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突袭。

坚守阵地时,战士们在山上挖了防空洞,为躲避敌机轰炸,大多时间躲进防空洞。

年4月22日早上七点多钟,部队刚过临津江,敌侦察机在炮兵团上空盘旋,画了一个雾圈飞走了。不料,侦察机向敌炮兵指挥部报告了我军方位,时间不长,密集的炮弹就向我军飞来。一颗炮弹在离邵洪宇三四丈远的地方爆炸了,炸出四五米宽、一米多深的大坑,邵洪宇被一名老兵推倒在地,所幸没有受伤,但巨大的爆炸声,将他左耳鼓膜震破,从此失聪,右耳听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在这次轰炸中,邵洪宇所在连队牺牲了两个炮兵战士。

白马山防御战,邵洪宇所在部队离上甘岭只有20多里,激战中,土耳其旅53门炮的炮弹打向师的阵地,战斗相当惨烈。

第五次战役,从年4月22日打到5月22日,整整一个月,打的“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与中朝代表开展停战谈判。

邵洪宇所在部队最远过了三八线,打到开城以南。

邵洪宇说,战场上,每个战士都有一个救济包,里面有绷带、止血药品,长期施在挎包里,自己受伤了,能自己缠上就自己缠,别人受伤给别人用。邵洪宇在炮兵团当卫生员,炮兵不像步兵打仗伤亡那么大,同样是卫生员,炮兵的卫生员要比步兵卫生员的工作量小得多,但只要是在战场上,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生死考验。邵洪宇说,那时根本就没有怕死的概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我们战士的神圣使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里,邵洪宇随部队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年夏秋防御战役、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战,经历了九死一生。据史料记载,65军师在朝毙伤俘敌余人。

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关于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至此,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年10月,邵洪宇随65军从朝鲜返回国内,在河北宣化驻军。

年5月,因耳聋不再适合当兵,邵洪宇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要求退役返乡。退役前在廊坊学习一个月,主要学习新农村建设。

年6月,邵洪宇退役回乡务农,在本村任第一生产队队长近8年,曾任村支部副书记,治保主任,担任过八里铺乡团支部书记。

回到家乡邵洪宇,响应国家号召,哪里需要就冲到哪里。年修陡河水库,年修密云水库,他带着本村的二三十个民工,一去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县内还乡河的疏浚以及孟三庄段、张胖庄段、曹庄段人工河的开挖,都少不了邵洪宇的身影。“汗掉地上摔八瓣,小车不倒尽管推”,成为邵洪宇投身国家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邵洪宇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三。大哥邵洪年,一生务农,80岁时去世。二哥邵洪连,在67军20兵团师任排长,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年仅24岁。从年11月当兵后,邵洪连一次家也没回,行军到马兰峪离家近在咫尺都没回来。四弟邵洪余,年参军,从天津武警病退,今年88岁。五弟邵洪才从玉田县化肥厂退休,今年84岁。兄弟五人当中,有三人参加过解放军,有一人为国捐躯,邵洪宇这一家人,是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军人家庭。

谈起邵洪连牺牲的事,老人说,组织上把烈士证送到家中,不会写字的父亲忍着丧子之痛,找人给邵洪宇写了一封信。当时邵洪宇正在朝鲜白马山战场,信上父亲告诉他二哥邵洪连牺牲的消息,让他在战场上报效祖国,为二哥邵洪连报仇。读完信,邵洪宇泪流满面。国仇家恨,让邵洪宇更加坚定了打败美帝野心狼的信心和决心。

邵洪宇于年2月结婚,妻子冯秀春是郭家桥乡刘瓜铺人,夫妻俩育有两子三女,均务农。长女邵艳芝,在赵庄,次女邵艳玲,在马头山,三女邵艳芹在本村。长子邵国强于年因病去世,次子邵国树,今年56岁,在本村务农,对父母照顾有加。

老人享受着政府每月给予的军人津贴。考虑他耳朵聋,与人交流不便,镇政府给他配备了助听器。老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患眼底出血右眼失明,但老人靠左眼的视力,坚持每天看电视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倾听党的声音,经常戴着老花镜读一些有关党的历史的书籍。老人说,我是一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党的事,没有给党丢过人。国家对我很好,我向来不给组织和政府添麻烦。

老人珍藏着数枚当兵时国家给他颁发的纪念章,分别是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朝鲜银质军功章、抗美援朝和平鸽纪念章,记录了他从军8年的艰辛和战功。9年10月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相继为邵洪宇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今年“七一”前夕,他又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邵洪宇说:“能够得到这些纪念章,说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为国打仗的老兵。”

老人接着说道:“如今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我得好好活着,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赶上了,我还要赶上建军一百周年,到我一百岁的时候,我期望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到那时,就没有哪个国家敢欺负咱们了。”

是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邵洪宇老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邵洪宇老人的期盼,也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和奋斗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刘守学,男,笔名金柳,律师,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玉田县作家协会会员,业余时间喜欢朗诵、写作,多篇作品发表在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

作者:马进,笔名铿锵玫瑰,河北唐山玉田人,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玉田县文联作协、朗协双料会员。业余时间爱好朗诵、写作、唱歌、主持及活动策划。

原标题:《邵洪宇:峥嵘岁月常入梦为国无悔上战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dy/25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