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电影 >> 正文 >>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言情小说

来源:左耳 时间:2020/2/1

《天使街23号》《会有天使来替我爱你》《旋风少女》《泡沫之夏》《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夏至未至》《左耳》《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骄阳似我》《世界微尘里》《反正都要在一起》《后来我们都哭了》《梧桐那么伤》《竹马钢琴师》《你好,旧时光》《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北大差生》《最美遇见你》《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如果蜗牛有爱情》《南方有乔木》《你微笑时很美》《原来你还在这里》《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他来了,请闭眼》《亲爱的阿基米德》《绊橙》《他知道风从哪里来》《他笑时风华正茂》《烟酒系美男》《我的骆驼先生》《我的曼达林》《汀南丝雨》《至此终年》《你是我学生又怎样》《有生之年》《十年一品温如言》《她的小梨涡》《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现代言情

《盗情》《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凤囚凰》《且试天下》《醉玲珑》《曾许诺》《歌尽桃花》《兰陵缭乱》《无方少年游》《七夜雪》《云中歌》《大漠谣》《东宫》《祸国》《扶摇皇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寡人有疾》《帝王业》《江山为聘》《花千骨》《夜行歌》《华胥引》《不负如来不负卿》《天子谋》《媚公卿》《公子无耻》《欢天喜帝》《执子之手,将子拖走》《美人殇》《11处特工皇妃》.........

古代言情:

上面列的小说,你都看过吗?那下面这些名字,你又是否眼熟呢?

明晓溪、饶雪漫、顾漫、夏七夕、七堇年、安妮宝贝、八月长安、辛夷坞、乐小米、玖月晞、墨宝非宝、桐华、匪我思存、唐七公子、九夜茴、顾西爵、丁墨、尾鱼、这碗粥、林家成、酒小七、四木.....

如果你除了知道郭敬明和韩寒,还知道他们,那我猜你极有可能是一只95后的小仙女。而你一定跟我一样在无数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躲在被窝里看过不少小说吧?

哦,如果你的男神是何以琛、肖奈、谢辞、言希、霍展白、裴铮、谈书墨、孙嘉遇、彭野、长孙无极、容止.....那就更不得了了。骚年,快醒醒。。

(一)小心轻放我们的紫色年华

我最初接触言情小说是在初一。在去县城读中学之前,我并不知道世界上有言情小说这种东西的存在。因此,我很清晰地记得舍友给我科普言情小说的时候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我所读的初中是私立的。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严禁学生带手机。加上智能手机还没现在这么普及,初中那会儿,我们看小说全靠阅读纸质书。那时的晋江文学城估计也还在修炼中吧。

初中我看的言情小说几乎都是短篇的。说来奇怪,那时班里的男生女生都爱看《紫色年华》。它跟《花火》一样,是一本言情小说式的杂志,里面有各种小短篇或者连载文。在我的印象中,《紫色年华》比《花火》更受大家欢迎。一本《紫色年华》在整个班里传阅,往往传到最后不知道要还给谁。

我向来舍不得花钱买小说,看小说这件事主要是仰仗班里的同学。借阅的时间总是不能太长的。在班里看又怕被老师没收,所以我一般都是带回宿舍,牺牲午睡时间来看。

有时候,我也会在闲暇的周末里去学校附近的书店站着翻看小说。那家书店门口常常会摆出很多杂志,分类排放:有各种作文素材,有诸如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也有紫色年华、花火这样的小说杂志。我喜欢翻看小说类杂志。但只看不买终究会有罪恶感,便只能挑来看以缩短时间了。而挑看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封面和目录的题目。我想我是那时候养成了"以貌取人"的习惯。

到了初三,在老师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们要多积累作文素材的情况下,我买的杂志开始多了起来。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小说。于是很搞笑的,我常常站在书店那里看了半天小说,最后却花几分钟选择买作文素材或者哲思。不过现在想想,我当时真是聪明。

《紫色年华》曾一度俘获了我的芳心。它鲜有圆满的结局,大部分文都是悲伤的。男女主要么不欢而散,要么相爱却错过,要么就是天人两隔。车祸、病逝、堕胎各种意外层出不穷。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太年轻,不懂什么叫"狗血",反正每次都会看哭,好像自己爱过似的。或许是作者文笔太好了。

前些日子跟大学舍友讨论起当年追小说的那些事。在知道她没有看过《紫色年华》后,我很是诧异,而后又感到欣喜,好像自己拥有了一份不得了的独家回忆。

初中有个同桌是小说迷,爱看也爱买。初三我生日那天,她随手送我一本她刚买的《紫色年华》。那期《紫色年华》的封面模特是一对穿着情侣装的正在接吻的男女。我用手接过来的时候感觉心里都在发烫,脸上热乎乎的。我果断地用白纸胶带遮住了封面。那时的自己真是单纯得可爱。

我记得那次周末放假回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跑进房间,把背包里的《紫色年华》拿出来,慌慌张张藏进了书柜最深的角落里。直到妈妈外出,我才像个小偷似的,锁上房门,战战兢兢地拿出来翻看。那时看小说比看作文素材认真得多,我边看边摘抄,碰到令人又爱又恨的连载文,还会发挥想象给它续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在那个时时刻刻被大人们叮嘱"不能早恋,要好好学习"的年代,看言情小说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偷偷摸摸进行的地下党工作。要知道,那时跟家人们看情感剧,每次碰到男女主深情对白或者接吻的画面,家里的大人都会立刻抓过遥控器换台,并说:"小孩子,不能看这些。"那一刻的羞耻与尴尬堪比窥探了别人的秘密。所以我不藏好小说,那不是欠教育吗?

在我初中毕业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后,看小说变得容易得多。我开始陷入疯狂地啃网络小说的模式。在电子书还没普及的时候,我俨然已经成为花钱看电子书的“时髦人”。(哼,谁还没有一个充钱看网络小说的愚蠢过去!)

我高一读的是尖子班,班里不再有人传阅《紫色年华》这样的小说。教室图书角摆放的是类似《鲁迅全集》、《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课外书和诸如《大学》《读者》之类的能帮助积累作文素材的“有用”杂志。当时看言情小说就跟看禁书似的,都不敢让别人知道。

高一行为放肆、不爱学习,又没什么人说话,所以我无聊了就会去图书角拿些闲书看。有一天,我竟然发现那里多了一本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我对郭敬明无感,因为听说他的小说里经常会有人死去,堕胎、自杀是常态。我犹犹豫豫,最后还是拿起它看了起来。

如今我早就忘记《悲伤逆流成河》的内容。我只隐隐约约记得里面有好几个人死掉了。它的情节安排过于刻意,我的阅读感受并不愉快。尤其是在看到周围同学们奋笔疾书的身影时,强烈的负疚感油然而生。我慌乱拿起笔,把那本书里唯一看起来“有用”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那句话大概是“眼睛像是坏掉的水龙头,不断宣泄着冰冷的液体。”在下一次编作文的时候,我真的套用了它。毕竟“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个比喻用太多年,也该换了呢。

最终,我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悲伤逆流成河》这本书是一个男生的。那个男生微笑着跟我讲起明晓溪、聊起庄子的时候,我以为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只是后来,他选择了一个“悲伤逆流成河”式的结局。

我再也没见过他。我觉得我这辈子也都不会看郭敬明的小说了。

高二读的是文科,班里的女生比较多,看言情小说的也不少吧。宿舍就有两个女生经常会讨论小说剧情,但我是属于嘴笨的那种人,因而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听她们讲。

那时有个奇怪的说法:爱看小说的人文笔都很好,语文很强。因此,我从不把自己归为爱看小说的人。尽管上大学后已经写过字的论文,如今回想,我还是觉得高中语文试卷上的那字作文字数着实难凑。

然而,在我挠头抓腮想不出好的作文题目时,身边有些同学已经会写小说了。很奇怪,当时我最佩服的不是数学能考多的学霸,而是这些会编故事的人。

后来,稀里糊涂就高三了。高考前3个月失眠,夜深人静打开手机看《花千骨》的时候,我依旧在纠结“为什么女一不爱男二”这个我自入言情坑以来就困惑的问题。

也是高二高三这两年吧,影视行业突然刮起翻拍小说的热潮。这股热潮掀起来后,跟着翻身作主人的还有我们这群”原著党“。作为一只小说迷,我一下子觉得地位提升了不少。看言情小说这件事好像变得不那么难以启齿了。当别人讨论起《花千骨》《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微微一笑很倾城》这些热剧的时候,也总能骄傲地说一句”我看过它的小说。“

再后来,我就在一边担心高考,一边不怕死地啃小说的状态中毕业了。

毕业那晚坐在宿舍门口,吹着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刮来的海风,我突然意识到我十八九岁的青春猝不及防就结束了。

与小说里描述的青春相比,我的青春实在是平淡无奇。白天上课瞌睡走神,自习看闲书,自修赶作业,晚上熬夜看小说。偶尔逃一次课和朋友偷溜出校门喝碗糖水,并不会偶遇逆着阳光走来的身着白衬衫、皮肤白皙的少年,而只会遇到喋喋不休的教导主任。早退、迟到最多挨批,没有罚站,也不用写检讨。小说里女主和心悦的少年一起站在走廊里罚站或者羞涩地帮暗恋的少年写字的检讨书这样俗套的剧情在现实生活里毫无用武之地。

它那样苍白,没有轰轰烈烈的早恋,没有爱而不得的心痛。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地,我就这样过渡到了成年阶段。

不得不说,言情小说是个坑。你一往下跳,它就把你给埋了。可我得承认,我所有关于青春的情感启蒙都来自于当年火热的"疼痛青春文学"。

其实,如果我没有早早接触言情小说,我想后来的我也一定会明白什么是喜欢,什么是心动。我也曾后悔,如果当初少看点小说,认真学习就好了。可那样不够懂事、不够完美的才是我原本而真实的青春啊。

明明那么遗憾、那么平淡,我却开始怀念了。

如今上了大学,偶尔兴起,还是会熬夜啃小说。新的文看腻了,就回去翻旧的重温。年龄不同,看的感受也不一样了。对此,不免又要感慨一番“老了,老了。”

小时候我们总嘲笑那些追海贼王的大叔和啃网络小说的阿姨。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变成了老阿姨或老大叔,才突然明白:有些事情是与年龄无关的,比如习惯、爱好,再比如期待爱情。

误入小说世界的仙女们,愿有一日,天降容止、谈书墨、肖奈、何以琛......于汝。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dy/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