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计算公式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的后位,D=0.4,L=闰年数,1世纪C=0.1,1世纪C=0.84。
举例说明:年大寒日期=[16×0.4+0.1]-[(16-1)/4]=4-4=0,1月0日大寒。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气候特点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0天左右。此种环流平静书斋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习俗1、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祭灶:糖粘灶王嘴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3、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食俗1、八宝饭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3、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4、吃甜食
老人和孩子由于脾气相对较弱,所以很有必要在小年前后适当吃甜食,给脾胃做一次按摩。这样才能在冬季很好地“藏精”,为来年春季预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吃灶糖、麻糖等,而且吃甜食能很好地补充脾阳、调和脾胃气血。
大寒养生1、注意护心
大寒这个时间段,将近年关,一些人会劳心操心。对于养生学来讲,在大寒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养心。养心的意思,就是要注意不要太操劳,心上不要放太多事,最好是放宽自己的心,该吃吃,该睡睡。尤其是老年人,不要操劳儿女之事。
、注意暖脚
大寒的时候,天气较冷,加上许多人会外出,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我们都知道,脚部只要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外出暖脚是必须的。
3、适宜慢动
大寒的时候,天气较冷,加上许多人会外出,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我们都知道,脚部只要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外出暖脚是必须的。
4、减少进补
小寒时节我们推荐的是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这是因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我们要为春天的开眼做准备。
5、准备春发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了。是不是觉得这一年去得太快而春天又来得太突然?既然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咱们就要做好迎接春的准备,所以,春发是必须的。春发的意思,就是做一些有利于散发的事,万物生长,本身就是散发的过程。所以,散散心,养精蓄锐,早晚少走动,是为春天发新芽而做的准备。
大寒农谚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q/2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