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剧照 >> 正文 >> 正文

杨义先科学家列传之希波克拉底传第一位

来源:左耳 时间:2020/9/29

移步“亦仙亦凡”,看杨义先教授更多好文

李正茂博士中国电信总经理

作者是我老乡、校友和30多年知己。早在学生时期,他就被誉为数学神童,后来在信息论、密码学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成就卓越。更神奇的是,他兴趣广泛,常有惊人的跨界之举,甚至在甲骨文考古方面也有重要发现。这不,现在他又进军文学界,以科学家身份,写出了轻松风趣的“杨义先趣谈科学”系列,十分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我以为,杰出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使命驱动型科学家;另一类是以爱因斯坦、香农等为代表的兴趣驱动型科学家。本书作者杨义先教授属于后一类。

《科学家列传壹》第三回

神学科学打擂台,医学战场最精彩

话说科学始祖泰勒斯,使出“降龙十八掌”后,顺势就是一记“海底捞月”,愣是从神学手中,活生生地捞出了“科学”新地盘。神学当然不服,遂派毕达哥拉斯“拜数为神”,试图扳回一局,结果事与愿违;毕达哥拉斯的辉煌成果,反而坚定了数学的“科学之母”地位。恼羞成怒的神学,发誓要绝地反击,于是,在医学战场上摆开了擂台,要与科学公开叫板。客观地说,神学的这一招,相当阴损。一方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把健康和疾病归因于神灵。比如,认为疾病就是恶魔、鬼神等超自然的东西钻进了人体,并通过病人的身体来说话和行动,因此,就需要巫医使用咒语、符咒、占卜、草药等魔法,从患者体内取出异物或驱赶病魔,从而治愈病人。或认为疾病是神赐之物,是病人冒犯了相关神灵后受到的惩罚,因此,也需要请巫医来祈祷,以获得神灵的宽恕,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再或是具有魔法的人施行了咒语,招来了疾病,因此,需要魔法更强的人来破除这些咒语,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至今在某些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也都还残留着这种错误的疾病观;巫医也仍未绝迹。换句话说,神学将擂台摆在了自家的“大本营”中;若无超级武功,谁敢前往攻擂找死!另一方面,那时医生的地位卑贱,其社会印象多为邋遢、不讲卫生、不检点、不道德、多嘴多舌等,甚至都没有明确的身份认同;换句话说,即使是行医者,都不确认自己是否有资格或责任去挑战神学。第三方面,那时医生们的医术,确实很差,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还真不如经验丰富的巫医,毕竟巫医也会钻研治病之术。换句话说,就算有几个不自量力的医生跳上了擂台,也会在瞬间被神学飞起一脚踢出圈外。第四方面,人类的疾病本来就错综复杂,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所有疾病的真相,既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任何两个人,也不可能生完全相同的病。换句话说,即使是包公现身来当裁判,他也难断“家务事”。比如,某些感冒“用药一周愈,否则要病七天”,那么,治好这病的东西,到底是药呢,还是人体的自身免疫性。又比如,恺撒大帝都曾患过的癫痫等病,本来就是间隙性的,若病人康复时,刚好巫术结束;那么,这真的该归功于魔法吗?总之,面对如此擂台,神学几乎肯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科斯岛上的医神庙

果然,自毕达哥拉斯之后,多年过去了,神学摆出的这个擂台上,始终风平浪静,擂主也大有独孤求败之感。终于,到了公元前年,一个男婴,在古希腊的科斯岛,低调地来到了人间。然后,他低调地成长,低调地完成了学业,低调地子承父业,当了一名低调的医生;最后,低调地去世,甚至人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年,有的说享年83岁,也有的说享年90,更有的说他享寿逾百,反正都无从查证。然而,正是这位低调者,在神学摆出的擂台上,却只凭一套组合拳,就把医学从神学和宗教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也使自己成为了“西方医学之父”。不错,他就是本章的主人翁,医学家兼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据推测,当天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听说终于又来了新的攻擂者,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就万人空巷。赌场老板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不断催促店小二加抄“擂主赢”的赌票。神学擂主满脸自信,望着台下的人山人海,向自己的粉丝甩出一个个飞吻,也收获了阵阵惊呼。裁判一声哨响,只见台上“唰,唰,唰”闪过几道电光,紧接着便有人轰然倒下。顿时,纷乱的嘈杂声嘎然而止,待到裁判读秒结束后,观众才惊讶地发现:天啦,擂主输啦,希大夫赢啦,医学赢啦!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回放一下当时的慢镜头吧。希医师的第一记左勾拳,打在公元前年,属于偶然得分。那年,雅典爆发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紧接着,便满身脓疮,皮肤严重溃烂;随后,就是接二连三的死亡。甚至连享有盛名的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被传染,惨遭不治。疫情迅速蔓延,死人越来越多,甚至都来不及掩埋。惊慌的人们,不知所措,纷纷逃命,有亲的投亲,无亲的靠友。昔日装神弄鬼,宣称无病不治的巫医们,跑得更快,早就作鸟兽状一轰而散了。然而,与此相反的是,本来正在外地担任国王御医的希波克拉底,听到消息后,却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重灾区。刚好而立之年的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一面试验解救方法。经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后,他很快就发现:虽然几乎每家都有人染病,但是,每天与火打交道的铁匠们,却安然无恙。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了火堆,果真瘟疫被扑灭了。从此,他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希波克拉底”用火“拯救了雅典

紧接着,希郎中乘胜追击,打出了稳准狠的第二记右勾拳:既然“神赐疾病”已在那场瘟疫中,露出了破绽,那么,疾病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呢?为此,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在《人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将人的气质与血液、粘液、黄胆、黑胆等四种体液的比例相关联。该学说不仅是一种病理学说,而且也是最早的气质与体质理论。该理论不但统治了西方医学界一千多年,而且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现在看来,该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所以,此处忽略其细节(这也是本书“科学家简史”与常规“科学家传记”的另一区别,即,过时有误的科研成果,将不再复述,以避免误会和负面影响)。但是,“体液学说”的核心思想仍然颇具价值,以至于其中的气质类型、名称及分类等,都一直被沿用至今。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希大夫的“体液学说”和其它理论,即使是在今天也是部分正确的,特别是在多年后,经盖伦发展后的希波克拉底理论更是如此。比如,人的疾病,确实是由体内的某些失衡所造成的,所以,治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恢复这些平衡;城市的朝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自然环境,确实是影响这些失衡的重要外界因素,为此希教授撰写了专著《论风、水和地方》;饮水不洁,确实可能导致尿道结石;生病时,确实会出现一些体液(比如,发烧时,会出汗;感冒或胸部感染时,会流鼻涕,生痰;胃不舒服时,会反胃呕吐或腹泻;擦伤和割伤时,会出血等);曾经在古希腊流行的黄疸病,确实是由疟疾等,侵犯了产生体液的器官所致;癫痫病确实是脑部黏液堵塞的反应,为此希大夫撰写了《神圣的疾病》一书;伤口流血红肿时,确实有热的感觉;感冒时,就会发冷,甚至打寒战;希大夫对骨折的治疗方法,确实合乎科学道理,为此后人将用于牵引和矫形等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希大夫坚持认为:重建病人“自然状态”的过程,远比循规蹈矩的治病复杂得多;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平衡点,所以医生必须全面了解病人,包括其居住环境、饮食结构、谋生手段等,才能判断病情,开出处方。希医师的这些正确思路与做法,使得他声名远扬,当然也就直接削弱了巫医的影响。希波克拉底拒绝巫医和求助神庙,而是科学医治。最终奠定医学的科学地位,并让神学在希郎中的有生之年,不敢再对医学有非份之想的是他打出的第三拳,“狂风扫落叶”,即,《希波克拉底文集》。该文集总结凝练了希教授及其弟子的行医经验,并整理收集了当时多年的众多医学成果;涵盖面广,上至哲学思考、知识的本质、医学在科学中的地位,下至诊治疾病、应对时疫、医疗保健、合理膳食,以及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等;形式多样,包括教本、训诫、研究、笔记等;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发热、骨折、脱臼、不孕、痔疮、癫痫、传染性感染、血管疾病、口腔疾病、卫生问题、梦境异常等。该文集不但有助于行医治病,还有助于协调医患和同行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在当时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医学百科全书。该文集的完成,对希教授及其弟子们来说,绝对是一项难以想象的浩大工程;要知道,那时可没有网络,没有计算机,甚至连印刷术也没有,所有的文字都得一笔一划地写在“纸”,而且,这些“纸”也还是极难书写的羊皮、兽皮、黏土等。从此,疾病的普遍性和自然属性得到了社会肯定,鬼神附身之说反而成了愚昧的象征,医学也就成为了理性解释和处理疾病的科学。医生的社会形象,也改善为:严肃、温和、安详、自然、无私、大方、谦虚、含蓄、庄重、积极、敏锐、顽强、深思熟虑、判断准确、应对自如、廉洁忠贞、临危镇定、外柔内刚等。

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了“清洗创口,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的治疗方法。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当然,在打擂过程中,神学也并非只是被动挨揍,而是千方百计寻找还击机会。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但希医师却冲破底线,偷偷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从而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精准而详细地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于是,他终于被抓住了把柄,并一度被关押入狱长达20年之久。很可惜的是,希郎中死后,迷信死灰复燃,神学又再度凌驾于纯粹医学之上;特别是在漫长的黑暗中世纪,情况更糟。在医学领域,希大夫的目标,显然不只是攻擂成功。他的许多医学理论和思想,至今仍然闪闪发光。与现代中医类似,他不但要治病,而且还要治因。他坚信,任何人都具有“自然治愈能力”,只要充分激发人的免疫性,那么,许多疾病便可不治而愈。希郎中认为,生病时体液的运动其实就是身体努力自愈的过程;所以,出汗、咳痰、呕吐和流脓等,都可看作身体的抗争,或体液的“料理”。身体借助这些方式来清除、协调、净化那些引起疾病的过盛体液;而医生的任务,就是催化该自然过程。所以,医生不该被疾病牵着鼻子走,相反,却应该基于对病情细致入微的观察,成为疾病的控制者。确实,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自行痊愈的,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某些感冒。仍然与现代中医类似,希郎中不但要“治已病”,而且还要“治将病”,甚至更要“治未病”。他在《预后》一文中指出,医生不但要对症下药,还要根据病因,预告疾病发展的趋势、可能的后果或康复情况等;“预后”一词也是他首次提出的,直到现在也还在医学中广泛使用。他还发现,人在40岁至60岁之间,最容易中风;有些疾病具有遗传性;发生黄疸时,如果肝变硬,那预后就是不良的;人在死亡前,会指甲发黑,嘴唇发青,眼睛模糊,手脚发冷,耳朵发冷且紧缩,他对垂危病人面容的这种具体描述,也被后人称为“希波克拉底面容”。为了更好地治未病,他科学地将疾病分类为急性、慢性、区域性、流行性等,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他坚信,病情的发展是可预测的,医生应该通过对现有症状的观察,做到对未来即将发生的状况心中有数,从而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古希腊的外科手术工具非常有趣的是,若仔细对比,将不难发现:希郎中在许多方面,都很像中医。比如,中医诊病时,要“望、闻、问、切”;而希郎中则要“视、触、叩、听”。希医师的“体液学说”,崇尚整体观念,不仅注重患者自身的盛衰平衡,更要考虑外部因素,这与《黄帝内经》中描述的五行、阴阳、虚实简直就是异曲同工。希郎中重视的摄生因素、营养因素、气候因素、季节因素、生活习惯因素、体质因素等,这难道不正是中医的养生经吗?要知道,希郎中的时代,正是炎黄子孙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医理论的形成时期。至于中西医的源头为什么如此相似,这显然是一个迷;但可以肯定的是,希波克拉底们绝对没有刷过李时珍们的朋友圈。希波克拉底的价值,不仅仅是其众多的医学成果,而且还包括普适性的研究方法。在行医过程中,他要求定期记录症状和体征,如脉搏、呼吸、体温、肤色、眼睛和嘴的外观、内脏触诊情况和排泄物情况等;且病史记录要清晰、客观和工整,以便今后治疗新患者时,可从中获取经验。这种健康医疗的大数据方法,对今天的许多科学研究,也都还是至关重要的。希大夫不但要治病人,而且还要治医生和患者家属。一方面他强调,医生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另一方面,又提醒说,医学永远也不会是完美的科学,对隐藏很深的疾病,医生既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只有靠推理追寻;因此,有时难免误诊。他既认为,医生稍有失误,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完全准确的诊治,只存在于理论,现实极少见;但他又指出,误诊的主观原因是无知和蛮干,客观原因是有些疾病变化多端,极其复杂。因此,一个医生若想永不犯错误,就必须牢牢抓住事实,而且亲自不断地探究真相。希大夫不但要治人的病,而且还要治人的心。在他的论文集《箴言》中,辑录了许多至理名言。比如,人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与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相比,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又比如,世上只有两件事:一是去了解未知的事情,二是坚信别人声称的事;前者即所谓科学,后者便是迷信。这些“希氏鸡汤”脍炙人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希郎中不仅是一位医学家、思想家,他的数学成就也十分了得;以至当时的权威评注家,普罗克洛斯,都以其五世纪的眼光,认为希教授“……做出了新月形的等面积正方形,并在几何学中做出了许多其他发现,是一位作图天才,如果曾经有过这种天才的话。”他的代表性数学成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至今仍在平面几何中还常被引用的“希波克拉底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向外做两个半圆,以斜边向内做半圆,则三个半圆所围成的两个月牙型面积之和等于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该定理是“化圆为方”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而“化圆为方”问题,则是希腊智人学派提出的著名的几何作图三大问题之首。更奇怪的是,“化圆为方”问题提出的年份,刚好就是希波克拉底出生的年份,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希波克拉底誓言,此为十二世纪拜占庭手抄本。希波克拉底之所以被后人广泛传颂几千年,并非因为他是医学家、数学家或思想家,而是因为他的那个振聋发聩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年的“世界医协大会”上,《希波克拉底誓言》被完善后,又重新命名为《日内瓦宣言》,并被当作国际医务道德规范。其实,《希波克拉底誓言》不仅属于医学界,更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圣典,是全社会言行自律的榜样。在结束本章时,让我们共同来重温一下希波克拉底的神圣誓言,既作为对这位伟人的缅怀,也作为对我们自己的一次鞭策。我宣誓:我要遵守如下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医术的导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门徒、儿子及导师的儿子,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伤害患者。我决不把毒药开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我将检点吾身,不做任何害人的事情……

推荐阅读

杨义先《科学家列传》文摘

前言:发现成功的共性

第一回泰勒斯传

第二回毕达哥拉斯传

扫码下单购立新叫兽签名版!立新亲笔签名,表达无限感激。买好书送亲友,启迪智慧商机。下期预告杨义先《科学家列传》之墨子传:中华第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哭笑往期回顾(点击蓝色文字收看)《一部手机打天下》文摘合集《钱从哪里来?立新说·营销的本质与未来》文摘合集为什么老二的位置最危险?为何史官宁死也不愿为上位者篡改史实?聪明都雷同,傻却有七种!一本留给有缘人的书无论多少岁,有好奇心和激情就是青春!时间让原形毕露!不只是热闹,更要有热心和热情如果没有谎言,世人根本承受不了真相带来的绝望中国以走向太空的方式才能走向世界管理学就是人学再论管理:道与术杨义先《科学家列传》之泰勒斯传:不屑当富二代的科学始祖杨义先《科学家列传》之毕达哥拉斯传:信仰万物皆数的教主狼者之风:那是什么声音本期制作责任编辑

黄子芮统筹

黄子芮

长按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z/18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