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剧照 >> 正文 >> 正文

一份来自武汉发热门诊医生的居家隔离指南

来源:左耳 时间:2020/11/4

1月27日晚,医院官方平台发布了该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美国纽约CRF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已在医院发热门诊“战斗”6日的冯高科医生对于新型肺炎的一些个人建议,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出现什么症状建议居家隔离?

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喘气、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

症状温和(低烧、咳嗽、鼻涕、无征兆的咽痛)且没有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可考虑家中隔离。

如何判断需要住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重症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

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危重症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出现休克;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居家隔离指导原则

轻症患者建议居家隔离不建议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

轻症患者在家隔离服药治疗,医院打针是一样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休息和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轻症病人在家隔离治疗比住院治疗要好。而且在家治疗休息好、伙食好,更利于康复;

居家隔离也是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内交叉感染。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病人自己也会有更多心理负担,因此居家隔离更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居家隔离生活指导

居家隔离,最好独居。至少要独居一室,关门;

限制病人活动,最小化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好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

勤洗手,注意增加洗手时间;

戴口罩(每3-4小时更换);

房间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或者紫外灯消毒);

衣物和洗漱用品单独放置,用完可用衣物消毒液浸泡;

通风保暖,每天室内通风两次,注意添加衣物保暖,尤其是肢体末端(耳朵,手脚)要温暖;

正常平衡饮食,注意均衡营养,不能偏食,不吃难以消化食物,少吃零食;

非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榨汁饮用;

多喝水,每天至少ml饮用水,促进代谢和排泄;

增加蛋白摄入,可以选择鸡蛋(可以蒸成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羹)、脱脂牛奶、无糖豆浆、蛋白粉。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导

家里配备温度计,每天早晚各量体温1次,注意自己是否出现高热现象(大于38.5℃);

注意自己的症状(咳嗽、肌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是否有加重;

如果病情加重(请参考上面的重症和危重症标准),医院救治。

解除居家隔离指导

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精神恢复基本就是在好转。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得依靠医生,要以化验指标和症状是否彻底消失决定是否痊愈;

目前定义连续2次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在可以检测病毒之前,尽可能延长隔离期以防万一,一般是2周;

本实用指导参照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型冠状病毒(-nCoV)紧急指南,和年6月1日发表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指南,从医学和患者居家实用角度给予以下指导,希望能够对当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且症状表现轻微者,有所帮助;

冯医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力虽强,但是其毒力目前并没有当年的SARS病毒那么强。即使感染了这个病毒,绝大部分人是轻中程度的。对症治疗,配合居家隔离,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绝大多数人都会好转的。

医院发热门诊近期对居家隔离、对症治疗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随访发现,绝大多数人恢复良好。

不要恐慌,轻易听信网络各种传言,自己吓唬自己。请大家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疾病,做好居家隔离,战胜病毒。

除以上内容,小编再补充几个小建议。

饮食方面

病从口入,相信大家都知道本次病毒主要传染方式是飞沫传染。因此,卫生是第一位,活禽野味今生不要再见!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消毒!(56度以上30分钟)。请大家一定避免,聚餐聚会之类的团体活动。

营养助力“抗”病毒:合理饮食,均衡为主。我们强调饮食方面选择易吸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羹,清炒蔬菜,多吃水果。同时别忘了,想吃饭,吃嘛嘛香也是病情好转的重要征象。

简而言之:肉鱼蛋果蔬粗粮量力而行,吃饱喝足睡够了才能战胜病毒哦。

照护方面

若与危症患者需要共处一室的话,请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

谁来照顾?没错,身强体壮,熟练掌握消毒隔离措施的,就是你了!

如何接触?接触前加一件外衣,尽量保持1米的距离,离开后可以将外衣挂在通风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可参考下表

表格备注:除了体温,其他的填数字1~5,1是感觉受不了,非常难受或者非常差,5是完全好转。如果都是5,那就好了,如果和之前比很多数字变小了,或是某一项到1了,就要赶紧联系医生了。

最后,小编建议,出现微症患者医院,可先自行居家隔离观察,避免外出交叉感染。仍担心的朋友,可使用远程在线咨询服务,多一份安心和放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z/18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