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意识的力量,它真的可以左右现实状态
讲这篇文章之前,我必须要阐述一个前提,就是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科学观的文章,正是因为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秉承科学精神,基于前人的推测和实验才有了今天的论述。
来自网络“薛定谔的猫”,大家有没有听过,我想大部分人对“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还是比较陌生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薛定谔的猫”是量子力学思维实验,薛定谔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他年,提出了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生死叠加”这个词,怎么解释呢,简单意思就是说,你看到的这个猫,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猫装在箱子里,外面的人并不知道生死,只有我们打开箱子看到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这只猫是活的还是死的。就像我们收到一份陌生的快递,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有我们打开看的时候,才知道里面是什么。那么有人会问,这只猫的生与死,难道不是在我们看到之前就是既定事实了吗?其实不然。
来自网络“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
这里提到一个关键词:“两种状态”。也就是两种状态叠加的情况。生与死也两种状态叠加的情况,而不是二选一。
说到这里,不得不普及一个知识点:组成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物质是什么?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而这种“颗粒”,在物理学上,这些“颗粒”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为:被称之为“原子”、“分子”、“质子”‘“电子”、“量子”和“粒子”,其中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而粒子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
来自网络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的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对于量子力学,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在量子力学中,最为神秘的有三点,即单体态叠加、态叠加与坍缩、量子纠缠。
单体态叠加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薛定谔的猫”,一个活体(物质、事物),可能是两种或者多种状态同时存在着。
来自网络而“态叠加与坍缩”怎么阐释呢,比如某人可能在公司,可能在家,你不能确定,这时候属于两种“态叠加”,当你打电话问完以后,确定了某人在公司,而不在家,也就是你的意识介入了此事之后,两种“态”被锁定成一种“态”,这就是所谓的“坍缩”。某人在公司这种客观情况和某人在家这种客观情况同时存在的,意识介入之后,才锁定了其中一种情况。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与坍缩”。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量子纠缠”,指的是多体的叠加态,比如你买了一副耳机,其中一个耳机寄给了A,另一个耳机寄给了B,A和B并不知道收到的耳机是左耳还是右耳,但是当A打开包裹看到自己收到的是左耳,那么即使没人告诉A,A也知道B收到的耳机是右耳的。也就是说,分散在宇宙中的粒子,同一个量子体系,却是自由的状态,当其中一个粒子被主观意识观测了,其他未被观测的粒子也会瞬间调整自己的状态,与被观测的粒子状态响应。
来自网络与此同时,关于意识参与能够改变物质状态,还有一个实验,则是“双缝实验”。该实验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后来科学家们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单独粒子的双缝实验,发现一个电子在不被观测时可以同时通过两个缝隙,但一旦实时观测之后就会选择一个缝隙通过。
02:46我个人猜测,可能是我们在观测时,脑电波活动或者眼球光线等产生了一定的能量,导致了电子的运动轨迹变化。不过,不管怎么样,只有其中一个微观“颗粒”产生了变化,那么万事万物相互关联,必然会使得整个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那么意识真的具有能量么?意识是实质的物质么?
可能有人会问,那岂不是,我想让银行卡数字又元变成0000元有了可能,实际不然,这种意识的介入,改变的不是现有存在的客观物质,而是对不同物质存在的形态做出了选择。进而有了“平行空间”理论。
来自网络“平行空间”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现有的这个宇宙,并且在地球上生存。但是因为构成物质的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也会存在不同状态的样子,可以说是无数个宇宙、无数个自己。在美国电影《源代码》中就充分的阐释了平行宇宙的不同自己的状态。
来自网络比如在高速上某人的新车发生了交通事故,被追尾,自责不已,我们开始有了很多的如果,如果早出来一会儿、晚出来一会儿、出来之前不吵架,甚至压根就不买车等等。我们会想到很多不产生此结果的状态。实际上,这些状态可能其他平行宇宙中都是存在的。在其他状态的宇宙中,我们可能没发生交通事故、可能躲过了前车、可能……很多种,说到这里,就好比,无数个我都在争夺一个利好的状态。那到底怎么分配呢,哪个我是好的状态,哪个我是不利的状态,这并没有第三方在分配,而是自由的关联。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既然每次观测量子,量子的状态都不一样,说明个人的意识对量子的状态产生作用。那么,面对无数个宇宙、无数个我,怎么在事件发生之前,将利好的状态归属于自己呢?这就需要意识的作用。通过意识的作用,可以让下一步由量子所构成的世界状态,倾斜于利好的一面
这里指的意识,指的是作用在某一件事物上的意识群体,并不是单一意识。也就是说,导致量子状态变化的意识,可能是自己的意识,可能是多个人的意识,都属于意识,一起构成了意识群。比如,买了新车,开车上路,自己肯定在意识上不断的强化此次出行,不要发生交通事故,不断的强化、不断的强化……,同时,身边知道自己买新车上路的人,也都祝福自己,希望自己一切顺利。
在这样的意识群状态下,那么在无数个宇宙状态、无数个开车状态、无数个可能发生的结果中,发生在本宇宙、本地球、本我身上的状态就是——顺利的通过自己的出行,是一个没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的利好结果。如果自己虽然不断的强化“新车上路不要发生交通事故”,但是知道自己开新车上路的人,有10个人都在意识上诅咒自己,结果呢,坏的意识群压过了自身的利好的个体意识,可能在无数个平行宇宙、无数个状态“坍缩”后,发生在目前自己面前的事实状态就会是坏结果,也就是10个人诅咒你的结果。
来自网络所以,我们会经常说,“
不要得罪小人”、“今天不顺,犯小人语了”、“敢不敢对天发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这些看似很迷信的说法,实际本质上都是意识层次的东西。如果基于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从微观变化导致宏观的改变,这一说法则可成立。
为什么爱笑的人有好运?
为什么要鼓励宽以待人?
为什么要乐于助人?
为什么要保持一颗善心?
为什么不要恶语相向?
为什么不要批评指责别人?
因为你对人好,人比祝福你。因为你戳别人痛处,即使好心,也会被人嫉恨。因为你得罪了小人,或做了坏事,必遭诅咒。这样的意识群施加在你的身上,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中,千万种可能中,倾斜于你的肯定是坏的状态,尽管其他平行状态的你是好的,但是你却感知不到。这就是做人的力量、心态的力量。
为什么要有目标?
为什么要有精神支柱?
为什么要有坚定的毅力、信念?
因为积极的意识形态不断的改变着你的人生路,改变着你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量子”,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平行宇宙中有一种状态是活猫、有一种状态是死猫。有一种状态的你看到猫的状态是活的,另一种状态的你看到猫的状态是死的。那么哪一种会发生在本宇宙的你的身上呢?还是要靠精神和意识的力量,才能让利好状态倾斜于你。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持续的努力、不变的目标。会让你的意识变得更加的积极和强大,产生了实际的积极的变化,即使有再多的小人和敌人诅咒你,也阻挡不了自己强大的意识流。如果一个人自卑、悲观、自甘堕落、过分在乎别人的眼光、自我否定、没有目标追求、自我抛弃,是无法扭转局面的。本宇宙的你,无法夺得利好的那个状态。
如果有人说,自己做了坏事,没人知道,如果不存在迷信,没有上天和神,那就只有自己知道,还会有恶报么?有的。当你做了无人所知的坏事后,一方面,即使你没有认识到所做的是坏事,但是你的行为轨迹已经因为那次坏事而改变了,你的时间也被那次坏事所占据了一部分。那么接下来所有的一切,都会因此而改变了,万事万物都是存在联系的,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这种“蝴蝶效应”从你做坏事那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另一方面,当你做了坏事,你的意识上就会因为道德观念、人性自我愧疚等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暗示你可能会遭到报应,这种负效应意识不断的吞噬你的正效应意识,最后也会导致你的状态发生改变,平行宇宙中,无数个状态的你,坏的状态就会倾斜于目前的你。因此,有个说法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综上所述,主观意识能够改变客观,并不是说用意识能让山峰移动、风云测变。物理理论量子力学是科学真理,事实存在。每次在意识观测时,同一量子的状态都会发生改变。量子的这种本质属性,让科学家推测由无数个量子构成的宇宙,也会因为量子的状态多变性而存在多种宇宙状态。那么你的意识则会导致你目前所处的事实状态是如何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繁华,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好人一生平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z/2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