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有法兮终无法
无法还从有法来
—林散之作品欣赏—
“草圣”林散之简介
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江上老人、左耳、聋叟,别署林散耳,安徽和县乌江人。林散之师从黄宾虹,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诗、书、画皆工,并称“三绝”。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数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林散之六十岁以后专攻草书,以其茫苍淋漓,云烟气四溢的狂草书冠绝今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草圣”林散之作品赏析
林散之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历史时期诞生出来的一代书法巨擘。他生活的时代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面临强大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其艰难可以想见。林散之是在接续、继承传统书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传统审美观念、古典美学的转化,从中逐步确立出了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和书法审美特点、书法风格特色的。传统书法美学思想、传统文化价值的巨大支撑,为林散之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和书法审美特色的出现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积极面对社会文化环境剧烈变化的渡河之筏,使他终于在书法艺术实践中开拓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变革的道路。
林散之常年坚持传统书法的研究和书法创作实践,不断地对传统书法美学思想加以把握、觉解、体悟和转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美学思想体系。他以自己的美学思想指导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将我国特有的草书艺术推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是在致力于研究历代书法碑帖、浸润于古学新知的过程中,林散之获得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书学素养,不断地进行精神气质的改换,使他的书法艺术终于迥出于众家之上。他能独步今古,与古人征战中夺得一席之地与他不断对传统书法美学的研究、认同、转化有重大的关联,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优势、综合文化实力巨大的促进作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时代风气的浸染和独特的师承取法,也为林散之书法审美特质的形成和书法风格特征的出现提供了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当代文化背景。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继承与超越在林散之的书法艺术实践中都获得了新的阐释,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直接对接与超越,这在林散之的书法美学思想和书法创作实践中都有非常深刻的体现,到现在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昭示、借鉴意义。
20世纪“一代草圣”林散之的出现,如同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和居延汉简以及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起到了作用一样,我国文化底气由此而生,抑中国文化之幸耶?中国书法之幸耶?(赵启斌)
在观滔艺术馆创建林散之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
相关链接文书兼美情系故里——赵启斌书法暨学术成果汇报展在观滔艺术馆隆重举行
年10月30日,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林散之作品收藏、鉴赏家王罡宣布在观滔艺术馆创建林散之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赵启斌任院长。
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江苏省民间收藏协会会长、著名书画家胡湖平现场致辞祝贺。
更多书画信息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pf/1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