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
□何鸿佳
民国时期的诗人林徽因于年创作了一首现代诗《你是人间四月天》,以春风轻灵、春光明媚等细腻优雅的特点描写了爱和希望,清新而纯净。本期的开篇是梁晓茵的报告文学《黑夜里明亮的星》,描写了4个警情故事。梁晓茵是一名女作家,本职工作是一名人民警察,从警已经有十余年。特殊的职业给了她特殊的经历和感悟,在工作生活之余,每当灵感触及,必定积极记录各种随笔散文,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将战友的感人事迹、将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写成一篇篇文章。她用女性特有的情感,用细腻的笔触向外界传递人民警察的点点滴滴,也传递了人民警察给我们带来的爱和希望。重新认识梁晓茵,是通过她去年的新作《金盾芳华》。《金盾芳华》凝聚了她参加公安工作十多年的心血,是她对身边的人和事所思所想的作品集,有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我们可以从她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真挚和朴实,热爱和希望。《金盾芳华》是一部激励人心的作品,是一部传播正能量的作品,是一部展示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作品,值得各位读者一读。同时,在此也向奋斗在一线的人民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梁晓茵同时也代表了顺德众多的女作家,她们委婉真情、聪慧实在,与男作家们互相辉映,撑起顺德文学的半边天。四月芳华,我们也向顺德的众多女作家致谢,你们是人间四月天。站在新的起点,《顺德文艺》将继续秉承初心和使命,致力以最优秀的作品回馈各位读者,展示爱和正能量,正如《黑夜里明亮的星》所言:“爱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目录导读黑夜里明亮的星/梁晓茵引言“您好,!”公元年1月10日零时,当第一声温暖守护的接线问候在南粤大地上空中传播,新中国第一个报警服务台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报警服务台起源地在广东,此后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历经漫长十年的摸索总结后,年2月5日,佛山市公安局报警服务台正式开通,开启现代指挥调度警务的序幕。以民生为根本,一枝一叶总关情。尽管起步迟了足足十年,但在佛山这块人才辈出的宝地上,佛山人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创新,年9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佛山市社会援助联动工作机制全国首创建立,国务院召开社会服务联合行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推广佛山社会援助联动工作经验。“全国,科技看佛山。”行内谚语得以广泛流传。佛山市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全市设有禅城、南海、顺德、三水和高明五个区。年农历乙未年,随着顺德并入佛山市公安局系统,五区接处警系统结束了各自为政的时代,全面实现全市“统一接警、分级分类处警”目标,此举也标志着佛山市公安局在构建集数据、语音、视频为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体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年一创新,十年大跃进,二十年翻新篇。如今,佛山自建台起,已风雨走过24载,从最初简单的几部报警电话,到现在的短信报警、互联网报警、移动端一键报警,佛山已深入民心,成为这座城市最火的“声命线”。“您好,这里是佛山,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在佛山报警服务台,这句话每天响起近万次。小孩走失了、家中失窃了、被车撞伤了……群众有危急的时候,都能听到佛山的声音。生死一线中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青少年警情背后民警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民警的耐心与智慧……都融入在一条生命线里,汇入24年的细水长流之中。“”就像那夜空中明亮的星星,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春夏秋冬,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你带去希望之光。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近佛山,用心聆听、感受那三代人的三个故事,在故事里寻找人性的温暖,在故事里体味给予我们的山高水长。坡上开满油菜花/张战峰列车“轰”地一声驶入长长的隧道,车厢的顶灯亮了起来,浓烈的柴油味无形地逼近,强烈的气压导致金浩有些耳鸣,他用手指压了压耳朵,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这种感觉如同坠入深渊,令人不安。金浩对面的下铺,侧身坐着一个女人,二十来岁,皮肤白皙,小嘴薄唇,五官精致,左耳根处纹着一朵青色小花。她怀里躺着一个半梦半醒的孩子,嘴里吸着她充盈的乳头。女人用余光瞥见金浩窥视自己,羞涩地侧了侧身,努力往下拉了拉衣服,并试图将乳头从孩子嘴里拉出来,孩子努着小嘴吮吸了三五下乳头,又缓缓地将乳头拉长。女人越回避,金浩窥视的欲望就越强烈,身体上隐隐约约有种冲动,也许是他在大山里待得太久了,经不起一丝的诱惑。金浩觉得与这女人熟悉又陌生,他想起了自己的初恋女友。如果当初与父亲的斗争再坚决一些,也许女友不会殉情,未曾谋面的孩子如果生下来,也许可以上学了,一种强烈的罪恶感涌上心头,如同梦魇般挥之不去。火车就要到终点“同城站”了,广播里反复提醒旅客带齐行李。金浩却没有急着收拾行李,而是走到车厢连接处洗了洗脸,看着镜中的自己,平整的板寸头,黝黑瘦长的脸上都是肌肉的线条,看不出当年扎辫子、满脸胡须的狂野。金浩有些莫名的感慨,当了五年兵,思想和习惯都改变了。突然,他转过身,飞起一记闪电般的侧踹,一个小伙子便撞开厕所门,稳稳地坐在便池上,一只手撑在冲水的压板,发出“咝……咝……噗”的冲水声。金浩弯下腰,从小伙子的夹克内兜里掏出钱包,转过身交给正在刷牙的老大爷。大爷愣住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金浩已经推开人群回到车厢了。边走边想/米涂
无趣最无趣的时候,就是年老了。这时,孤独是最伟大的朋友,敏感又愚钝,健忘又多疑,总会在自我无法实现的地方,怅然若失,别人无视你,你更不愿直视别人,你跟大家的距离,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精神荒原,那里,没有神会,没有温情,只有目送自己老去的背影。在无趣的浮躁年代里,最适合伟大的修行。我们无惧心灵鸡汤的喂养,总会在自我安慰中,找到属于被自己拒绝的东西,然后静静梳理,让这些被拒绝的东西,变回本身的模样。有时,中年只是一种告别,对过去的告别和未来的告别,只想活在形而下的俗世生活里,离精神世界很远,跟物欲生活很近,然而活得不尴不尬,却强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纪,这就是中年,没有美趣,只有无尽的拖泥带水的荒凉。跟一群不是同等级的人在一起,或者叫跟无趣的人在一起,要学会两种姿态,一种是不卑不亢的仰视,一种是牵强附会的俯视,不管是仰视还是俯视,都绝对不能太较真,因为,你们不是一类人。所以,我们很多人都过着风马牛不相及的无趣生活,却假装要靠近彼此的心灵,结果,貌合神离变成了“貌不合,神也不离”,我们走到哪里,都是彼此的黑色围墙,墙外秋千,墙内红杏,秋千可以荡,红杏却出不了墙。时常,我们活得越小众,就越能感受到生命的无趣,精英生活是一种伪命题,我只想在从众的俗世清欢里,活得像模像样,而不是伪装得那么深刻,变异得那么矫情。所谓的社会精英,很多都是无趣生活的他者,肤浅者的掘墓人。龙舟说唱/胡辙“龙州鼓响,唱四方,端午佳节喜洋洋。纪念屈原把龙舟唱,屈原爱国精神值得表彰,博学多才深受人民敬仰,精忠爱国精神永难忘……”咚、呛、咚呛、咚咚呛,锣响鼓鸣,一声清脆,两声急促,三声绵密,声声铿锵;正待竖耳细听却戛然而止归于寂静,蓦地何叔苍劲的唱腔悠然响起,音调厚重沉稳、高亢昂扬,似从幽邃的巷道穿越而出,携着古风粤韵,带有水乡氤氲扑面而来。何叔大名何宏标,今年七十四岁,表演龙舟说唱已近六十年了。龙舟说唱又称龙舟歌,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粤语地区的曲艺形式。之所以被称为“龙舟歌”是因为“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广东地区主要以龙船为“龙”的主要表现方式;“龙”代表吉祥,“舟”代表风调雨顺。据《佛山历史文化辞典》记载:“珠江三角洲河涌纵横,人们都喜欢扒龙舟、赛龙舟,而且喜欢听龙舟歌,过去,一些被称为‘龙舟佬’的卖唱艺人,手持木雕龙舟、胸前挂着小鼓和小锣,边唱边敲,沿门卖唱……”说起唱龙舟,何叔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唱龙舟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内容以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尤其以描述岭南地区的生活琐事见长,掺杂当地的俚言俗语。表演时,说唱人持一只上端架着木雕小龙舟的长棍做标志,胸前挂一副小锣小鼓,敲击节拍做间歇性伴奏吟唱,即所谓‘一龙两锣三条棍’。‘一龙’指木雕小舟,‘两锣’指一锣一鼓,‘三条棍’指支撑木雕龙舟的龙舟棍、竹管及敲鼓小棒……。”一句话/朱文彬
娣姑永远不会知道,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只是那么一句话。那年她十八岁,高中毕业了回到村里,是远近几条村里的最高学历。刚好村里要推荐一人到小学里当老师,村长跟她透风说她最合适,让她在家等消息。这天,娣姑和梅香在坑背割草。正想着心事,梅香问:“娣姑,听说你要去学堂当老师了?”“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娣姑说着,停下镰刀,直起身,和隔着一条沟的梅香说话。“要是我也能去当老师就好了!”梅香叹了一口气。连梅香知道,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书只读到初一就读不下去了。想到命运,娣姑一时无语,不知怎么安慰自己的好姐妹。“哦对了,学堂的校长叫什么来着?”梅香问。“校长的名字你也能忘?不就是叫曾耀明嘛。”“什么明?”梅香没听清,逆风,又隔着有点远。“曾耀明!”本已是天生大嗓门的娣姑不禁又扯大喉咙。娣姑永远不会知道,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就是那么一句话。此时,校长曾耀明正骑着自行车打沟背的那条路经过,他看见了娣姑,娣姑却没看见他;他听到了娣姑说的那句大嗓门的话——顺着风,那大嗓门又益加放大了音量,并且稍稍变了形,变成了“真要命”——在曾耀明校长听来,那是带着不屑,带着嘲弄,带着挑衅的,总之,是那样的“大不敬”!曾耀明校长生气了。曾耀明校长生气了又不好发作,他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白菜青椒/吴国霖在白菜的记忆里,青椒说话有点结巴,平时很少说话。有一天,白菜的男朋友胡萝卜告诉她,青椒也来到智谷大楼直播带货。白菜嗤之一笑,“不会吧,你肯定认错人了。”白菜始料不及,青椒果然来了,而且就在白菜直播室的楼上,她的销售额连续几天超越了白菜。白菜百思不解,论资历、论气质,自己一点也不输给青椒。“没有可能的,青椒的销售额肯定是造假,她找人注水。”胡萝卜看不过眼,“你不能这样说青椒,她是你的同学啊!”白菜眼白一翻,“我说她怎么啦,她连说话都不流畅,凭什么本事超过我?”“青椒懂得怎样抓取卖点,恰当时撩拨起顾客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pf/2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