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关“网络暴力”的新闻此起彼伏,“网络暴力”来势汹汹,让人无力招架,在古时候,信息传递没有这么快速,也不会出现万人“辱骂”一人的现象,但舆论还是存在的,闲言闲语从古至今都有存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讲的也是人们对丑事乐此不彼议论的现象,不过要是事情不够明朗,只是有一些关于这个人丑事的风声,左邻右舍更乐于背后议论,通常背后嚼舌根,让许多人非常痛恨。
谁人背后不说闲话,可这闲话说到自己身上,谣言的攻击力,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特别是在职场中,环境比较密集,人群比较集中,闲话和谣言传到耳朵里,就像谁在电梯里放了个屁,想闻不到都难。
多少人被闲话、谣言害苦了,越是辩解,越是解释,越是被人认为“做贼心虚”,特别是有的闲话太公开又太秘密,公开得人尽皆知,秘密得从来不当着你的面说,这样的闲话连解释都找不到门,傻兮兮地向听到闲话的人逐个解释,这种行为就更加惹人笑话。
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这个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聚会,自然就有了交谈,每个人都会发表观点,每个人都会传播信息,每个人都会听到许许多多的空话和闲话。人的性格不同,处理这些空话、闲话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不屑嚼舌根,也不相信人为恶,所以闲话左耳进右耳出,今天听到明天就不记得了。
有的人唯恐天下不乱,喜欢把每一句闲话、空话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像复读机一样传播出去,甚至他会仔细玩赏话中的内容,添油加醋一番传播出去,说他是炫耀也好,恶毒也罢,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哪怕是企业中,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也会以“说人闲话”为乐趣。
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人,他不主动传播,但会把“闲话”的主角约在一边,以故作关心的口吻奉上听话的闲话,之后再“随意”一提着闲话是谁说的,然后就隔山观虎斗,自己看个热闹,当然,他奉上的“闲话”,有时候难免会再加工一番,反正制造闲话的人和闲话主角的正闹矛盾,也不会交心取证。
《增广贤文》中:“谁人背后无人说”,意思是哪个人背后没有人嚼点舌根,当面又受到夸赞?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谁不曾被别人议论过?后半句才是精华,古人的处世之道,后半句便是:哪个人前不说人?
说明了古人在遭受别人的议论时,态度是非常无所谓的,既不辩解,也不出言阻止,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也是最清楚的。如今,只要别人没有打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就没必要为“键盘侠”感到郁闷。
键盘侠通常只为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你跟他讲道理是不可能讲通的,他也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泄,也就没有必要将自己拉到跟键盘侠同一眼界上,我们不做键盘侠,也不需要理会键盘侠。
但当别人恶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拿出法律的武器。《菜根谭》中有:“是小人,欢喜君子犯过,唯恐天下不乱也;是君子,耻听小人之恶,不忍世间纷争也。”小人都热衷于君子的一些过错,没事爱找事,而君子通常是和和气气,不喜好纷争。
就算真的有人散布谣言,干涉到了我们的利益,漠视就是轻视,置之不理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那些制造闲话的人,就在暗处等待着我们的不冷静,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而后被众人判定成恼羞成怒、欲盖弥彰。
谣言不是真的,不如大方一点,像祥林嫂一样的啰啰嗦嗦,或者对人破口大骂,就会从受害者变成无理者,引发不了别人的认同。为人处世,一定要永远把自己摆在有理的位置上,闲话再多,旁人看你屹然不动,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对待那个制造谣言的人,像以前一样对待他,旁人会看到你的宽容,高下立现,以德报怨的人自然赢了。
其实要远离流言蜚语,严于律己也是必须的,注意言语谨慎,不要口无遮拦,故意或不经意间说出令他人反感的话,结下仇怨,也不要只图个痛苦,什么都往外说,有心人听到后加以利用,受害的就是第一个开始说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日常行为该注意的一定要注意,以防被人抓住小辫子。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农村俗语“端午之日不生子,生子父母必克死”,有道理吗?
俗语“人贪三样,一生白忙”,是哪三样?早点明白不吃亏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啥意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