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半,几乎一晚上没合眼的易德育起了床,套上大红喜袍,在鱼咀村的咖啡馆门口搓着手走来走去,他的新娘子陈春玲还在房间里化妆。七十多岁的邱阿婆和林阿伯从家里端来烧鸡白酒、桔子苹果、生菜小葱,沏了一壶热腾腾的英红九号,等着一会儿去玉虚宫给新人们祈福。今天是易德育和他五个扶贫工作队同事集体婚礼的大日子。
晨光熹微里,鱼咀村汉县建制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古码头、古城墙上游走,一条弯弯的连江始终见证着这方土地上的繁荣、贫穷、振兴,和生机。
6对新人双双携手走红毯
田园乡村里的爱情故事周围已经一片锣鼓喧天,易德育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他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因为扶贫认识陈春玲。由于家庭问题,年易德育面临辍学困境,好在当时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他抓住了机会。从老家清远佛冈县一路到英德,易德育自己是苦过来的,他不想再看着别人苦。年年初,他毅然决然应聘到碧桂园在英德全县开展的扶贫项目。
易德育和陈春玲
扶贫任务重、时间紧,白天村里忙完,晚上回家倒头就睡,易德育感情空窗了二十多年,几乎没什么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在他的第三个项目——梅州市漳北村,除了日常开展帮扶工作,领导还给他交代了一项艰巨又特殊的任务——“找一个女朋友”。易德育听了直抠头:脱单脱贫,谈何容易!
年年中,一大批青年从外地返回漳北村创业,官维远作为漳北村蜜柚、香米产业的致富带头人,也是易德育的主要帮扶对象之一。“故事是这样的,“易德育说,“我们去年国庆进驻漳北村之后,因为涉及到很多产业扶贫的事情,很大程度都是围绕着官维远在转,本来我不认识他的,但是时间久了我们就变成了特别好的兄弟。”
今年6月官维远结婚,按照计划,易德育是伴郎团之一,陈春玲是伴娘。婚礼前一天晚上,官维远还专门安排好了易德育开老乡的车去车站接她。“结果下午职业学院的老师一通电话打过来让我回学校处理事情,我心就凉凉了,第一次两人就没见成。”回忆起官维远介绍他和陈春玲认识的事情,易德育简直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阴差阳错没能在婚礼上见面,热心肠的官维远没有放弃“撮合”二人。婚礼当天晚上,两个人就互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1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