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相信很多家长的脑海中冒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乖乖听话,学习成绩优异,长大之后能够成为社会有贡献的人。但是这样“完美”的人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才能做到。
难道是因为这有这几个人的家长才懂得教育吗?其实不然,与其说他们懂得教育,倒不如说他们更懂得尊重孩子,但是同时又能在孩子的心中树立权威,让小小年纪的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
邻居狠狠地打了他家的儿子,小朋友故意大声地哭泣,在楼下都能听到,而原因却只是因为一支雪糕。天气逐渐转凉,男孩却依旧对雪糕情有独钟,放学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厨房打开冰箱。邻居看到也没有说什么,想着孩子有火力,想吃就吃一支。
想不到一支吃完之后,男孩又跑进厨房还想再拿一支,但是被妈妈拒绝了,男孩只能一脸不情愿地离开。过了一会儿,邻居进房间打个电话,等到再次出来的时候,男孩正拿着一支雪糕吃得开心。这下邻居彻底生气了,狠狠地打了一顿男孩。
邻居说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自己说的话男孩总是“左耳听右耳冒”。平时一些不值得生气的事情自己忍忍也就算了,可是这次自己真的是担心他吃坏了肚子……
其实,很多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嘴巴上答应好好的事情,只要大人稍不注意就立马进入“雷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并不是他们听不进去家长的话,而是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权威感”。或者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家长说的话他们并没有忘记,而是确定父母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惩罚自己,所以我行我素。在他们小时候看来这种情况并不严重,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小问题也会发展成大麻烦。
一:没有礼貌。
中国是一个讲究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孝敬长辈的国家。而父母无疑是最值得尊重的人,但是现实中却恰恰相反。现在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宠爱着长大,他们只顾自己的开心,从不考虑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甚至对父母大声呵斥。这样的孩子就算以后走上社会也会非常没有礼貌,不一定得给老人让座,不尊重环卫工人等等。
二;没有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从古时候一直流传到现在,可见规矩在中国人的眼中有多么重要。但是却有很多人并不遵守规矩,比如开车的时候任意妄为,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而这些人很可能就是小时候听不进家长话的那群人。
小时候他们听不进去家长的话,长大之后自然也听不进别的人话,一味地我行我素最后很可能会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从一个“老好人”变成有权威的人。
三:有自己的立场。
家长在生活中都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定规则,但同时也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规则。比如小朋友玩具不收拾,第一次的时候家长会认真地告诉他们“玩具要自己收拾。”但是几次之后当孩子再次没有收拾玩具的时候,自己却蹲下身来默默地帮助他们收拾。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自己不收拾,妈妈就会帮我收拾。所以,当规则制定了之后,家长就要严格遵守,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规则。当孩子习惯了这些行为之后,他们就能自觉遵守规则。
四:说话算数。
除了规则要做到之外,家长其他事情上也要做到说话算数。这样做是为了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让他们知道父母说的话一定会做到的时候,便愿意相信父母。相反,如果父母总是一遍一遍地欺骗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反正父母自己也不会放在心上,所以他们也会不重视父母的话。
总结:现在家长们已经知道,孩子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在他们的面前树立权威。所以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家长就要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正确的方式树立权威,让他们打从心眼里尊重自己。即使是地位得到不少人尊重的郭德纲先生,也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过:“就算是现在,只要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也一定要站起来接,因为坐着不礼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2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