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1.《东山岛》
十二月底的东山岛,如果不是遇上一场全国性寒潮,应该会是过冬的不二之选。好在那些日子,阳光算是慷慨,总算是让我们在暴烈的大风中尚感人间的温度和光明。第一部分我想不到标题了
趁着年末,和倩倩去了趟东山岛。
一是为了跨年避开人潮可以寻个安静的去处,二是《左耳》取景地带来的饶雪漫式的浪漫气氛使它声名在外。
更何况倩倩说,东山岛实在是太适合跨年了,东山再起,这寓意就很好。
从南昌到东山岛,直达的车票并不好买,票紧张,到达时间也很紧张。幸好东山岛毗邻厦门,转车却有很多选择。从南昌西到厦门北,再从厦门北换乘,约莫下午5点,到了云霄站。
刚出站,便有一股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抬起头,便又看见了一场绚烂的晚霞。
年12月30日,恰逢月圆,从东山15路大巴的车窗往外看,月亮在群山间神出鬼没,月光明亮,留下一路的影影绰绰。
我靠在郭倩的肩上,镜头在追赶着月亮。
第二部分我不太想想标题
东山是个小县城,总面积才.34平方公里,大约只有我家乡的十分之一大,大巴车1个小时就基本上能路过所有的小镇。
大巴是从西埔镇开出,途径杏陈镇、再路过康美、终点站就在铜陵镇上,这一路,越走就越安静。
订的客栈在金銮,离海边不远,打开窗就是呜咽的海风。
岛上的客栈,房间面积都比较大,住起来相对自由舒适。楼下就是电动车的租赁点,电动车,是东山县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三部分还是没有标题
东山岛上好吃的店铺,基本上都集中在团结路。
沿着团结路往南走,一条纵横的老街,满满都是食物的味道。地瓜粥香气袅袅,偶尔夹杂海的腥味,在转角的老杂货铺门口,抬头又是一家茶庄。
东山岛人的清晨,是从一碗地瓜粥开始的。
东山岛开的最多的店,也是地瓜粥。明馨地瓜粥、梅兰地瓜粥、亚喜地瓜粥......
每到了吃早餐的时候,店里拖家带口的都坐满了人,地瓜粥就是稀饭里面有些地瓜丝,主要是就着小菜吃,鸡蛋炒萝卜干、炒小虾米都充满了东山岛的风味。
陈记肉丸,似乎是大众点评上,最不可错过的店铺之一。
到铜陵镇上的第一顿晚饭,吃的就是陈记。陈记肉丸整体给人一种连锁快餐店的感觉。特别推荐紫菜炒饭,饱满的饭粒裹上辣椒酱,柔软的舌尖撞上韧性十足的虾米,带着紫菜的鲜美,吃上一顿足以慰这一路而来的风尘;
在团结路与苏峰街的交叉口,有一家小媳妇甜汤,下午才会开始营业。
甜汤的配料很多,可以自由搭配,地瓜和芋头,还有甜藕,甜甜糯糯的,浇上一勺刚煮好的银耳汤,太滋补了。
东山县是中国海鲜第一大县。来东山县,必吃海鲜。
海蛎煎当地人叫蚵仔煎,主要是新鲜的海蛎,用鸡蛋液搅拌均匀,摊成鸡蛋饼的形状;猫仔粥就是海鲜粥,有鲜虾鱿鱼圈海蛎等各种各样的海味,再撒上一把香葱和芹菜丝;海鲜的吃法众多,但清蒸生蚝、清蒸各种鱼总是最得渔民的青睐,东山县的人最偏爱这一口的原汁原味。
最后一部分还是没有标题呗
来到东山县,特别是铜陵镇,恍惚之间有一种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的错觉。
小镇多是古建筑,横纵布局,黄灰色的建筑布满岁月的痕迹,小卖店的老爷爷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巷子的尽头的猫在慵懒踱步,滴滴的电动车呼的一声就消失在路的尽头。
铜陵镇最热闹的地方,是夜晚的人民市场。
每天晚上,渔民把捕到的鱼拿回来卖,很是热闹,皮皮虾、小管,还有贝类,都在人民广场昏黄的灯光下腾跃着。
“情话说给左耳听”。
南门湾不像其他的网红打卡点充斥着粉嫩和矫揉造作的店铺,这里很好地保持了小渔村的风味,古旧却又满满的生活气息。
沿着文公祠一路上去,整个南门湾的景色尽收眼底,傍晚时分看着大小渔船缓缓归来,大街上弥漫着家家户户的饭菜香味。
落日余晖,暮色温柔。
人与海与天,浑然一体。
苏峰山环岛路绕山而行,连接山海。
在山上看海,海的远阔尽显人的渺小,人与山与海,有融为一体的奇妙感受。从山上穿过的北回归线,每每想起,都有一种属于文科生的独特浪漫。
有时候我在想
我是不是也多留一些
山川湖海的着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1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