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演员 >> 正文 >> 正文

一个下海,一个出轨,成年人的爱情究竟有多

来源:左耳 时间:2021/6/4

婚姻恐惧。

这届年轻人的最大心病之一。

面对着巨大的物质压力、父母催促和婚后生活的担忧,越来越多情侣在感情中止步不前。

有多怕呢?

微博上关于#恐婚#的话题阅读量动辄上亿。

知乎#恐婚是一种怎样体验#阅览量达到了60万+。

最近,全民综艺《奇葩说》特地用一期节目探讨如何应对「恐婚」。

有人曾做过调查,引发当下女性恐婚焦虑的最大原因是「害怕嫁错人」。

邪君虽是直男,但也非常理解妹子们对感情的向往与担忧。

原本牛郎织女都妒忌的恋情,婚后变得剑拔弩张。

婚前笑嘻嘻,婚后mmp,分分钟想把对方送上断头台。

这也引发不少都市电影对两性关系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比如这部爱在离婚撕逼时——

《婚姻故事》

这电影怎么夸都不为过。

豆瓣8.8,IMDb8.5,烂番茄96%,MTC94分年度佳片第一名。

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横扫哥谭独立奖,获得6项金球奖提名,同时位列《纽约时报》、《时代》年度十佳的电影。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纪实风格的都市片导演,擅长临摹知识分子家庭的婚姻观。

比如《鱿鱼和鲸》,半自传性质的代表作,作家夫妻闹离婚却让一家四口不得安宁;

之后的《年轻时候》与《迈耶罗维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手法嘻嘻哈哈的说了两对小夫妻的家长里短。

《婚姻故事》依然延续了他对家庭题材的钟爱。

再加上寡姐和黑武士共同揭秘一场斗争激烈的离婚官司,这片怎么看都有爆款体质。

妮可(斯嘉丽·约翰逊饰演)曾经是一位声名鹊起的演员,与舞台剧导演查理(亚当·德赖弗饰演)相逢的第二秒就爱上了他,两人喜结连理。

但难过的是,每一场失败的婚姻,都有一个温馨的开始。

电影开篇,妮可对老公赞不绝口,提起他眼里有星星。

「我爱他吃东西时狼吞虎咽的样子」

「做个家务都是爱我的形状」

「一个老爷们儿却是个爱哭鬼」

「他很理性,强大到教我如何处理情绪」

但浪漫不过三秒,你就发现这只不过是婚姻咨询师留的「爱你个理由」强制作业。

之前的美好全部是回忆,现实中妮可都不想看老公一眼。

她觉得,以前有多爱你,现在就有多想和你离婚。

但以工作为重心的丈夫查理压根没意识到这场婚姻危机的严重性,正乐此不疲地把新剧目送上百老汇。

妮可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用法律程序结束他们的关系。

因为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忽视了。

老公查理是个极具天赋的作者性导演,他自负且控制欲强。

他与妮可既是夫妻,也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使得妮可时刻都活在他的挑剔当中。

工作时导演查理批评妮可的演技,生活中又因为一些小毛病挑理。

其次,自负的查理总是对妮可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比如他从来都不理会她自己的导演梦想,不理会她希望搬到洛杉矶生活的意愿……

这一次又一次的忽视让妮可愈来愈觉得自己渺小,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独立于丈夫之外的人。

她面对离婚律师的这段倾诉长达七分钟,定焦长镜头下的妮可,从平静到泣不成声。

她簌簌地流着眼泪,完美再现了一个在婚姻里受伤的女人。

另一厢,查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摊上事儿了。

在美国离婚有夺吓人?

首先,美国聘请离婚律师要支付高额费用,加上严格的财产分割条例以及高昂的配偶子女赡养费,可以轻易摧毁一个普通中产家庭。

有个段子就曾讽刺过美国人离婚的惨重:一个人问流浪汉街头乞讨的原因,答案竟是他离婚了。

其次,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就会把血淋淋的丑恶人性撕裂给对方看。

你永远也想不到,对簿公堂时,曾经夫妻间的琐碎日常会当做怎样的武器攻击对方。

譬如男方派出的一号律师狠人上来就揭了女主拍色情片的老底;

还指责她有酗酒和吸毒倾向(但妻子并没有上瘾);

而女方请出的律政俏佳人也以男方婚内出轨的实锤要男方赔偿奖金和财产。

提及抚养权的时候更是不依不饶地抖漏对方的各种黑料。

法庭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坐在两旁的当事人虽不能发言,但沉默的脸上由冷漠到无奈最后甚至转变成愤怒。

曾经的美好回忆竟变成了冰冷算计。

原来我在你心里竟是这么不堪。

休庭后的夫妻俩终于将情绪推到白热化,这场拍了两天的撕逼简直是全片的华章,冲奥的激情的爆发戏。

女人不再楚楚可怜,男人也放下冷漠,嘶吼着希望对方赶紧死。

一段身陷泥淖的婚姻,一对备受煎熬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现给观众看。

真实细腻而又略显残忍,平淡之处见真章。

最后,婚姻的天平终于开始调转方向,法院把孩子判给了妮可,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做了回主。

洛杉矶的天气依旧晴朗,她交了新男友,开心的演唱着《YouCouldDriveaPersonCrazy》

查理倾家荡产却输了官司,落寞的回到了纽约。

他独自在小酒馆悲伤地唱着蓝调《beingalive》。

他强忍着眼泪,想表达出「明天会更好」

但当他一个人走进理发店找托尼老师剪头发时

应该也会回忆起妮可亲手给他剃毛的亚子吧。

你也许会问,查理是不是还爱着妮可?

影片中有两个细节也许会回答这个问题。

又一年的万圣节,查理再次到妮可家来接儿子。

他告诉妮可,他应聘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讲师,将常驻洛杉矶。

这曾经是妮可的愿望,但他俩在一起时查理从没听进去过;

妮可得知这个消息,停顿了好久,啜啜不语。

然后他走进儿子屋里,发现小正太在结结巴巴的读着什么。

就是妮可应婚姻咨询师要求写但未念出口的「自己眼中曾经的对方」。

读到最后查理也泣不成声,眼泪像止不住的雨滴缓缓流淌。

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

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句话不仅仅出自站在身后默默流泪的妮可。

也道出查理的心声。

至此,答案昭然若揭。

我还爱你,可你早已离我远去了。

结束亲密关系,就像是一把解剖刀,把婚姻的尸体剖成一摊骨血,把昔日的温情剖成一捧灰烬。

官司可以有输赢,但双方只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死斗,没有所谓的赢家。

邪君认为,这部电影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引发大家热议,最大的意义在于很好的探讨了传统的男性为主导的两性关系渐渐不能维系整个婚姻。

在提倡两性平等的今天,女性的诉求如果一味被舍弃,那感情生活也会渐渐走向终点。

这部温和的离婚片虽不像「婚姻劝退指南」那样传播辛辣和焦虑,但它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爱情更好的维持。

就比如电影中一再的提及查理曾婚内出轨,而且已经有了渣男实锤,可查理却甩锅给妮可说「你没有留住我,难道你不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吗?」

还有为了抢夺抚养权,查理那半瓶子咣当的育儿生活,凸显了男性的笨拙。

看看手忙脚乱的独身男人查理,邪君相信广大男性都会有代入感。

然而导演虽然展现了女性主义意识,却欠缺从男性视角的反思。尤其是家庭调查员上门拜访时的笨拙和脆弱,有别于妮可口中那强大自信的丈夫形象,反而体现出了他的无助。

不同于今年热播的《坡道上的家》、《浪漫的体质》、《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细腻地展现了男性在感情中脆弱的一面,但不足的是悲剧的导火索仅归因于女方的迁就。

不过抛开这个小瑕疵,邪君还是相信它能鼓励人们对婚姻和爱重燃希望。

正如妮可所言,「所有的问题一开始也存在」。

只是深陷爱情中的人会为伴侣加持一副完美滤镜,过滤掉一切缺点,幡然醒悟时才奈何为时已晚。

在速食爱情盛行的今天,邪君还是相信芸芸众生有善男信女愿意相信爱情,愿意习得如何珍惜和维系感情。

爱是相信、沟通、包容,是维持与经营。

它是一门功课,需要毕生学习。

最后依然是老规矩,长按下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2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