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一片橄欖林裡。
■
每年帶普羅旺斯
芳香之旅,我們都會排一天聖雷米的行程。聖雷米城裡有躋身法國十大的巧克力店,能買到加了精油或藥草的手工巧克力。城郊則有精油名家NellyGrojean的香氣博物館和藥草園,是芳療新手必訪的入門景點。在這兩站中間,我們還會參觀一座十九世紀的精神療養院。療養院和芳療並無直接關聯,專程造訪的目的是—梵谷。
梵谷在割下耳朵以後自願住進這所療養院,也在那兒完成好幾幅舉世聞名的大作。訪客可以對照路旁的名畫立牌,眺望當年梵谷眼中的風景。經過一百多年,理當物是人非萬事休,但那片和油畫毫無二致的橄欖林,只要看一眼,就會讓人墜入梵谷的時空。他一生留下18件以橄欖樹為主題的油畫,大部分為聖雷米的療養院時期所作。為什麼在人生的尾聲,他要一畫再畫橄欖樹?
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
梵谷這麼描寫:「黃赭色的土壤上,極難捕捉那泛藍的深銀,它有時又透著銅綠,甚至反白。」對他來說,橄欖樹「威嚴崇高,不可抗拒」,橄欖葉「颯颯作響,藏著亙古的神秘訊息」。這個命題「美的如此不可方物,讓我不敢想像如何能把它畫出來。」顯然,這個煩惱的荷蘭人看到的不只是橄欖。更準確的說,橄欖樹在梵谷心目中,完全超越了一個寫生的對象。
要欣賞梵谷的橄欖樹,最好先了解他為什麼要畫畫。這個紅髮怪咖本來想成為佈道家,但是他悲天憫人的感受太過強烈,篤行實踐的方式又太過激進(在比利時南部工業區波里納日傳教時,他不僅把個人財物全部施捨出去,甚至苦民所苦,幾乎把自己也變成了礦工)。講究身段的教會因此與他保持距離,他也看清教團組織的蒼白貧血,而繪畫的天賦則漸漸為他指引出另一條服事上帝的道路。
「我覺得所有真正美好的事物都來自於上帝,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包括每一件作品中的內在精神、靈魂和極致的美。」所以藝術其實是梵谷宗教狂熱的延伸。梵谷說:「如果沒有比我自己偉大的東西,我就沒有辦法活下去,這偉大的東西是我生命的全部,所以我的創作總要表現出永恆的意義。」橄欖樹遒勁掙扎的身形想必讓梵谷燒灼的心靈找到共鳴,所以才在生命的最後一頁塗滿它。
他曾明確地
告訴弟弟西奧:「這個月我一直在畫橄欖樹,因為它們中間那看不見的基督讓我無法自己。」也就是這些橄欖樹,讓我們明瞭梵谷如何將藝術美感跟宗教情懷結為一體。《領導雜誌》的編輯SkyeJethani認為,在許多作品中,特別是橄欖樹系列,梵谷表現的憂傷中有救贖的光輝。他第一次佈道就引用詩篇篇比喻自己的人生,「似乎憂愁,卻常是快樂的;似乎貧窮,卻讓許多人富足」。
梵谷渴望用藝術來拯救自己、拯救社會。然而,他的心靈伴侶橄欖樹,所結之果實卻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食安騙局*。梵谷地下有知,是不是會把右耳也割下來?
*請參閱時報出版的「失去貞操的橄欖油」ExtraVirginity-thesublimeandscandalousworldofoliveoil
橄欖油小常識--
看橄欖的畫家們
Pierre-AugusteRenoir
由於健康因素,印象派畫家雷諾瓦遵醫囑到南法避冬。他在年買下卡涅的“DomainedesCollettes”,只因四周有橄欖樹林環抱。他曾這樣形容橄欖樹的美:「橄欖樹的顏色、不在葉子上,而在葉子之間。」而他所畫的橄欖樹就像他筆下的仕女一樣柔軟夢幻。
HenriMatisse
野獸派大師馬諦斯,在畫家的麥加、地中海岸的小漁村Collioure,曾創作出一幅野獸派的早期代表作:「橄欖樹林散步」。另一幅線條簡單的黑白畫作「帕西法爾擁抱橄欖樹」,則彰顯了橄欖樹少見的肉體感。
SalvadoreDali
以超現實主義聞名的達利,也曾於年畫過一幅中規中矩的橄欖樹風景畫。背景是他最愛的西班牙小鎮,卡達克斯。雖然襯著度假氣氛的白色小屋群,達利的橄欖樹一樣顯得深思熟慮。
EdgarDegas
放棄法學院而投身繪畫的竇加,他的橄欖樹就像一團團灰綠的雲朵,完全無愧於他所帶動的印象派。只不過,他本人卻比較喜歡「寫實主義」的標籤。
ClaudeMonet
唯一一個在生前得到大眾認可的印象派畫家,莫內,對於植物有極大的熱情。而他所捕捉的橄欖光影,就跟他著名的睡蓮系列一樣,細緻嫻雅,充滿東方風情。
PaulGauguin
年11月,高更畫了一幅耶穌在橄欖園中禱告的畫「基督在橄欖園」。對比梵谷聖靈充滿的橄欖樹,高更的橄欖樹更多傳達著人類的自我中心,足以說明兩人衝突的本質。
WilliamMerrittChase
在美國作育英才無數的威廉·馬里特·切斯(學生之一是歐姬芙),曾在佛羅倫斯租屋以消磨夏日,所以也畫過橄欖樹。他的橄欖樹理性而甜美,隱隱透著大西洋彼岸的安逸氣息。
JohnSingerSargent
被視為19世紀最好的肖像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的橄欖樹也以高貴、大氣、栩栩如生為特點。
原文發佈於.9。圖文版權均屬肯園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截文、轉載或任意使用。
橄欖油這裡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2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