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演员 >> 正文 >> 正文

你真的知道什么叫内耗吗

来源:左耳 时间:2022/6/3

在思考是走出创伤的唯一方法这一篇,我写到“内耗”这个词。

文章节选:不去想,心里永远都会有解不开的疙瘩,最后变成潜意识,每天都背着它,形成巨大的内耗。

内耗指的是心理内耗,耗的是什么?是生理,是能量。就是我们进食消化通过线粒体合成的三磷酸腺苷(ATP)的那个能量,计量单位为:焦耳。写这么清楚是因为猜测大多数人仍然只是会用这个词:“内耗”,而不会真的去想这玩意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能量(优质食物要花钱的)。但是,我一写出来,大家就能立刻感觉直观起来。

就像性取向是后天可以轻易改变的吗?这篇,提到“社会建构”这个热词。一般直观感受是:社会建构的,就不是本能的,只有本能是无法改变的,社会建构的可以改变。←大概是这么个快思考过程。但当然是错误的。人类进入文明后,所有行为都被社会建构了,因此才有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社会建构才形成的,同时,“自我”这个词也是我们在表达中使用最多的。所以,谁能说社会建构很好改变?反倒是我们的本能被压抑的特别惨。

下意识的反应常常被自以为是思考,实际南辕北辙。

话扯远了!我的意思是:“内耗”这个词被说得很多,但是,浮现在人们大脑里的内耗从来没有被真金白银的换算过。

这也就是我不愿意生气的原因。因为情绪就是能量,能量不仅需要金钱购买,而且损失的不只是购买生气所耗费的卡路里的那部分钱,会牵涉到很多很多。比如:生气需要时间平息(时间成本),生气会损害免疫力(健康成本),生气会误事(机会成本),生气会得罪事后还要去道歉的人,以前的交情也尽数毁了(沉没成本)等等,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宝贵的生命。人生按百岁算,总共也就三万六千天,还包括1/3的睡觉时间。

所以,我不喜欢生气。

但是,很多人,不在乎生气,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呼天抢地泪流满面,我只能羡慕,尊称一声:有钱人!

我是“穷人”,一想到需要这么高成本,我直接就不和这个人来往了。

这就是“内耗”。对它的理解绝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和流行词上。

你真的知道内耗的意思吗?你口口声声说着内耗,你何尝真的在乎过?

就像明明是穷人,却挥金如土,千金散尽。

这也是很多女性喜欢和渣男耗的原因,觉得自己特有“钱”吧。当韶华逝去,再回首,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青春、时间、精力、健康,然后把责任都推给渣男。可是,明明是你自己选择消费的呀,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强迫消费吧。你不能享受过后,又嫌自己买贵了吧。一直是明码标价,是你自己懒得去计算啊。

你惴惴不安、牵肠挂肚一日又一日,你不知道一天等于24个小时吗?

别说渣男连这个都给你洗脑了。

再怎么洗脑,人一般活不过百岁,一年天,一天24个小时,人没有下辈子,这些常识,渣男洗不掉吧?

所以,我喜欢情绪稳定的人,他们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天才,创造的绝世作品就是通过情绪,比如罗丹的学生:卡蜜儿.克劳戴尔。但是,她的人生大半是在疯人院度过的。不敢对天才不敬,但站在个人角度认为不划算。

至少我不是这种挥霍型选手,我只是个普通人。我愿意一直活下去,如果能活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我都不嫌多,我绝不会因为嫌生命太长了,去通过各种情绪消耗自己。

如果咨询师只是告诉不要让自己有内耗。

这种话就是左耳进右耳出的。

一直认为书本里出不来真正的心理咨询师。

忽然说到这个,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把各种事物的原理清楚地表达出来,无论女权和心理学。

而我对文字和概念是有洁癖的。我最讨厌不求甚解,照本宣科。

以己之昏昏,岂能令人之昭昭?

内耗有两种:

1.本来没必要发脾气,你控制不了,发了。

2.本来没必要发脾气,最后还是压抑下了,没发。但是心里一直不爽。

前者是急性的,后者是慢性的。

不内耗就是本来没必要发脾气,也确实没发,也没压抑。

你可以将紧急状况判断级别,采取不同级别的应对手段:立刻应对/计划/忽略。

直接处理,不造成任何内耗。

但从古至今有一种观念,好像大家都吃得太饱了,必须要消耗大部分能量,不消耗能胀死。那就是:在所谓的感情中必须投入大量负面情绪。必须是负面才行,不负面不足以证明有“感情”。

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尤其是爱情。

提倡用它们来大量消耗能量。

爱情必须大起大落,在一起误会重重,独处时忧心忡忡,才是真爱模样。

亲情也是如此。比如怄气多年,最后一方快死了,然后唏嘘和解。那口气咋就能憋那么多年?

再比如家长常常打完孩子又抱着孩子嚎啕大哭(因为内心戏十足,比如当年不小心怀孕,我才结婚的,都是因为你,现在你居然考试不及格?我的命好苦啊!)这种行为会让孩子非常混乱,觉得成年人都不太正常。肉体的打也挨了,还要遭受精神的凌迟。

友情也是。最好的友情也要描写成虽然互相帮助,但也充满了嫉妒和较劲。

(关于嫉妒,我也有篇文:嫉妒是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理想。此文收录于非线性的女权公号文知识星球,下有相关信息)

各种花样,各种纠缠,才是人间有情?

这个在普世价值中叫“成长”。

还是老路子:不经历各种负面情绪,怎么能叫成长?

不辜负与被辜负,怎么能体现爱?

注:我所有写的,都不是真理,或者叫做非线性的局部和阶段性真理。供同好拾取。若有意见相异者,不算对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喜欢我文章和思维方式的朋友,推荐我知识星球,内有篇系统阐述女权的文章。把以前的文章和现在的公号文串起来,对女权会有更新的理解。

知识星球的文,阐明了女性遭受的系统性压迫,以及女性自己是如何在心理上承受或者变相承受的。是我对女权的从最底层问题开始的系统思考。

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2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