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电影 >> 正文 >> 正文

由檀香刑想到的

来源:左耳 时间:2021/4/25

文章共字,预计阅读需要11分钟

提及檀香,大概有相当一部分人脑子里就会浮现云雾缭绕、烟气氤氲的画面。檀香其实本来是一种树,由于成材缓慢而可供人利用的部分又实在是多,因此自古以来就属于珍贵木材。按理说,这么珍贵的东西,应该处处都被用在刀刃上才对,而在莫言的小说里,它被用成了“刀刃”——做成了一种刑具。那什么是檀香刑呢?简而言之,就是用檀香木削成一根木橛子,然后从受刑人的谷道(就是肛门)穿入,从嘴里穿出——有点像小时候用狗尾草串蚂蚱;此外,业务水平精良的刽子手能够巧妙地避开体内的重要脏器,从而使受刑人即使被串住了仍可以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继续存活数天。小说里还描写道,为了保证檀香木橛子能够顺利进去身体,必须足够光滑且用热油煮透;为了保证受刑人活下去,要用上等人参熬汤来喂他喝。这样珍稀昂贵的物什,竟然被用来施行如此惨无人道的惩罚!这种对比是如此之强烈,以致于在读这一段时,随着木锤敲击檀香木橛子的“铛铛”声,我仿佛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穿透了。什么是活受罪?这就是活受罪。为什么要用檀香刑呢?目的就是为了威慑。受刑人孙丙,因为聚众破坏了德国人修的胶东铁路,袁世凯和德国人为了惩罚他,也为了杀鸡儆猴,因此让刽子手中的“状元”赵甲执掌檀香刑。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一个观点,说的是在折腾人这件事情上,无出中国人之右的。所谓的折腾人,就是用各种匪夷所思、骇人听闻、不寒而栗的手段来折磨人。我很小时候买过一本讲成语的来源与典故的书。这么些年过去了,只有“请君入瓮”仍让我记忆犹新:古代有个著名的酷吏叫来俊臣(让来俊臣更为出名的一件事是,他写了一本专门教人如何罗织罪名以陷害他人的书,叫《罗织经》),发明了一种刑罚:把大缸用火烧红,然后让受刑的人进去,活活烤死。明明是残酷异常的行为,偏偏用上一个“请”字,仿佛与请你喝茶、请你用餐一般无二地是让对方受益一样。我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词和意的巨大反差对于制造并加深人们心中的恐惧有多大的作用,也并不清楚,恐惧、威慑和统治之间微妙的关系。在读《檀香刑》以前,我知道的最严厉的刑罚就是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而且我还听说,掌刑的刽子手必须要技术精湛,如果要求割一千刀才能处死受刑人,那么前九百九十九刀割完,受刑人必须还得是活着的;否则,刽子手就有罪,就是抗旨。我匮乏的想象力无法让我从“凌迟”、“千刀万剐”这两个词还原出刽子手把受刑人的肉一刀刀割下来时的血腥场景,而且我始终认为,割完最后一刀才死,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书中,莫言导演了一出凌迟大戏,让我几乎“看”见了凌迟之刑。演戏的主角是金牌刽子手赵甲和受刑人钱雄飞。钱雄飞是袁世凯的下属,因为密谋刺杀袁世凯失败,被执行“五百刀凌迟之刑”。凌迟是当着袁世凯和大小军官以及他手下的五千新军的面进行的,而从事后的效果来看,赵甲也确实漂亮地完成了这一件“杰作”。在莫言的笔下,这段凌迟杰作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我在这里大概的总结一下:第一刀,右胸乳粒,割下来后被赵甲用刀子扎着高高抛起来,名曰谢天;第二刀,左胸乳粒,割下来后被赵甲用刀子扎着摔在地上,名曰谢地;然后是第三刀、第四刀……一直到割完50刀,钱雄飞胸前的肉已经被割完,“钱的胸膛上肋骨毕现,肋骨之间覆盖着一层薄膜,那颗突突跳动的心脏,宛如一只裹在纱布中的野兔。”接下来的三刀,如果是男犯,那就要割去裆中之物。第51刀,赵甲“把那玩意儿从窝里揪出来,嚓,一下子,就割了下来”,然后扔到地上。那宝贝却被一条癞皮狗叼着跑了………接下来的两刀,赵甲抠出缩进身体里的睾丸,然后割了下来。此时的钱雄飞早已不复割前50刀时视死如归,变得彻底疯狂了,开始喷着血沫子破口大骂。于是,第54刀,在袁世凯的命令下,赵甲违背了祖宗的规矩,割下了钱雄飞的舌头。因为袁世凯打乱了赵甲的计划,因此,施刑的难度加大了,赵甲不得不进行调整。于是,“他用两百刀旋尽了钱大腿上的肌肉,用五十刀旋尽了钱双臂上的肌肉,又在钱的腹肌上割了五十刀,左右屁股各切了七十五刀。至此,钱的生命已经垂危,但他的眼睛还是亮的。他的嘴巴里溢出一团团的泡沫,他的内脏器官失去了肌肉的约束,都在向外膨胀着。”只剩下最后的六刀了。赵甲分别割了钱的左耳、右耳、左眼、右眼、鼻子,最后,赵甲一刀戳中了钱的心脏。这场凌迟,莫言给的题目是“杰作”。表面上来看,这确实是赵甲完成的一件高难度的凌迟作业;而我觉得,这也是袁世凯为了震慑他手下的官兵们布置的一项杰作。很有可能,凌迟钱雄飞的命令就是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皇帝才下的,而且特地派一个刽子手出京城来施刑——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袁的目的,就是告诉手底下这帮兵,造他的反是什么下场。

—END—

▼更多精彩推荐,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dy/1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