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是“两山理论”的策源地,也是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践行“两山理论”的缩影。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逾十年的发展恰如“两山理论”不断深化的三个阶段,余村用行为生动地呈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图景。余村也曾以掠夺自然资源为最重要的创富来源,让村集体经济独领风骚十余年,也曾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事故多发而成为山间疮疤。在历经关停矿山等“宁要绿山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阵痛之后,余村破茧成蝶,养山富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村外的绿水青山正在换来村里的金山银山,正在把村口的绿叶子都变成了钞票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年11月9日傍晚,浙江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天色渐暗。沿着村子主干道深入米,一栋挂着“春林山庄”牌匾的小院内,灯火通明,不时传出热闹的声音。主人潘春林迎过10多位从大巴车走下的游客,张罗着当晚的食宿。游客们在寒冬前夕,从上海赶来这座小村庄。虽然已步入旅游淡季的冬天,但每天仍有客人来到山庄入住。“周边环境舒服,老板的服务也做得很好,包接送方便。”60多岁的顾大妈是上海人,这已是她第6次来到春林山庄。吸引游客前来的除了春林山庄主人热情的服务态度,更多的还是当地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地处天目山脉北支的余村三面环山,生态环境良好,有“云绕莲峰千岩竞秀,泉旁竹海百涧争流”之赞,此外,当地还有茶窑、禅院等旅游景观,结合农耕文明、民俗节庆、地质探险等多种元素,余村已发展成新型乡村生态经济。但在12年前,余村却是另外一番模样。作为安吉县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余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凭借三座矿石山及一座水泥厂,成为当地有名的“首富村”,代价则是灰尘蔽日的生活环境以及随时爆发的安全隐患,还造成当地生态资源的破坏。年,安吉县提出要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迫使余村矿山及水泥厂相继关停。靠山吃山的村民们在被迫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习近平“两山理论”的鼓励,最终将目光聚焦在农家乐发展。经过10多年探索,曾一度凋敝的余村又兴旺起来。不同的是,十年前余村里,奔跑着的是拉着矿石的大货车,尘土飞扬,如今村里子跑着的是旅游大巴和游客。年至今,余村先后获得省级绿化示范村、文明村、全面小康示范村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年,余村已建成竹海景区、龙庆园等景点,往来游客络绎不绝。目前旅游休闲经济已经到达了每年0多万的产值规模,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元。
1昔日“金山银山”遭遇关停“灰尘满天”、“担惊受怕”,回忆起13年前的余村,潘春林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余村便是远近闻名的“首富村”。作为安吉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余村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开发村中三座矿石山,并建成一座水泥厂,每年村集体收入接近万元,一度名列全县之首。“那时县里镇里的大会小会上,都把余村当典型。”今年71岁的原村委会主任陈长法说。
余村原有的水泥厂。
除了使村集体成为“首富村”,矿山与水泥厂还成为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当时村内共有多个青壮年劳动力,有近半在矿山从事拖拉机运输、矿工、炮工等工作。村民胡加兴曾在矿山工作时工资为60元一天,随后因工资低到水泥厂上班,每天可以领取80元工资。“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当时不算低,但是村民们每天都过得不安乐。”潘春林称,当时因为采矿和水泥厂,一踏进余村,就能感受到粉尘的存在。村内的果树渐渐有些结不出果实,而以生命力顽强著称的山笋也遭受连年减产的情况。每天山上开矿炮声震耳,路上拖拉机一过就尘土飞扬,水泥厂24小时机声轰鸣。更让村民们没有安全感的是,由于采矿行业风险较大,矿工们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年至年期间,曾有5名村民因为采矿事故丧生,而受伤或致残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如今的余村党支部书记胡加仁,便是在一次炸矿中,导致左耳失聪。“当时没同意他(潘春林)到矿井下边去,就在矿山上负责运输。但每次开炮声传来,都很担心。”妻子谢春花称。财富的到来,伴随着高风险的存在。是继续走一味索取资源的发展模式,还是另谋出路?谢春花还没有来得及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她的担忧在年便开始消解。这一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的大背景下,安吉县提出了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的规划。对环境污染巨大的矿山及水泥厂,在年至年间相继关停。
2习近平提“两山”理论给村民注入一剂“强心针”关停的过程并不顺利。年,由于失去了矿山的收入,余村村集体的年收入从近万元锐减至20多万元,即便是加上省市各级奖补收入的30多万元,比起之前也是“断崖式”下跌。拆除水泥厂后。
破坏坏境的历史被终结了,可是全村的经济收入也没有了,到底值不值?这让村民们感到迷茫。与此同时,因为环境长年遭受破坏,为了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村里申请到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项目下拨的70万元以及水库整治的专项资金60万元,开始兴修道路,并提升全村环境。村集体还投入30多万元,将全村污水进行集中纳管处理。而对村民来说,矿山关停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彻底断绝。全村多青壮劳力离开了矿山和水泥厂,虽然有部分开始外出务工,但仍有村民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的生活来源。“村民们找到村委会来,质疑我们不管老百姓死活,搞形象工程,要求对关停矿山给个说法,有些人直接开骂。”余村村委委员俞小平10多年后说起当时的情形,也说起当年村干部陷入为难的情景。虽然迷茫,经过镇村干部多番解释,在村委会“逗留”的村民们也渐渐知道无法再改变现状,只能被迫走上“转型”的道路。这时,村委会主任潘文革根据天荒坪镇坐拥10万亩竹林的优势,经过一番考虑,在村里开起了竹制筷子厂,并雇佣了10多位村民作为员工。其他的村民们见状,有些开始效仿,也有些开始探索其他的路子。潘文革的堂兄潘春林便是探索其他路子的一员,而且,他的转型在当时的村民中显得有些“另类”,他将自家的房屋稍加改造,开起了农家乐,成为余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先行者。事实上,早在年,矿山尚未全部关停时,潘春林便开始在农家乐的方向上进行尝试。由于天荒坪镇一带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且距离上海、杭州不算太远,偶尔有自驾游客前来“采风”,曾有游客希望能够借宿到村民家中。当时谢春花在村内处于赋闲状态,经过一家人的商议,决定将自家的3间空房整理出来,专用于接待外来游客。“当时收费很便宜,包吃住一天才20多块钱。”零零散散的游客,也给潘春林一家人带来生活上的些许经济“补贴”。而在矿山相继关停后,发展农家乐便成为潘春林考虑的主要方向。但在此时,对于发展农家乐,潘春林还没有太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他真正决定要扩大农家乐经营,是在年下半年。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情况。时任村支书鲍新民汇报称,关掉污染小矿山和水泥厂来修复绿水青山影响经济收入时,流露出一丝不舍。对此,习近平颇有感触,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鼓励余村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给正值迷茫的余村村民注入一剂“强心针”。
3村民抱团发展农家乐形成联盟“习近平总书记当时还告诫干部群众,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增长不是发展。为了使我们留下最美好的、最宝贵的,可能甚至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这就是要在经济结构上,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参加座谈会的潘文革回忆称。年8月24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上刊发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两座山”科学论断,提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上刊发《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一文,再次系统论述了“两座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随后,余村借力当时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编制总体规划契机,制定了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工业“三区规划”,有效地将村民生活、生产与发展的空间作了合理布局。习近平的话语让潘春林深受鼓舞,加上村干部开始带领村民外出到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取经”,让潘春林坚定了信心。这年年底,潘春林经过一番谋划,决定要将原本狭小的农家乐进行扩大,正式“迈开步子大胆干”。潘春林借得50多万元,开始扩建农家乐。扩建后的春林山庄占地约平方米,共有客房41间,能容纳近游客用餐。但在年至7年,设施日益完善,生意却没潘春林预料中“火爆”。“当时经过分析,觉得没有做好宣传,就算建再好,也一样不会有很多人来。”如何打开农家乐的局面?此前常年跑运输的潘春林对外界情况较为了解,而天荒坪镇不少早期开建的农家乐,也面临一样的窘况。他与各经营者经过打听和分析,得知前来安吉旅游的大多为上海等较大城市的游客。随后,他联合农家乐经营者们,开始了天荒坪镇最早期的“旅游形象营销”。
余村美丽的风景。
营销的模式很“简单粗暴”,在当年信息渠道缺乏的情况下却行之有效。潘春林与村民们将天荒坪镇及余村的旅游简介制作成纸张传单,分头前往上海、无锡、杭州等城市的主要商区及小区逐户派发,让余村的名声主动“走出去”。不久,这一招开始慢慢奏效,但当时交通不便,许多游客无法前往余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潘春林还联合天荒坪镇各农家乐大户组成车队,每日以成本价前往各大城市接送游客。“从余村去上海有多公里,但来回每个人只需要元,只是收回成本,这个环节不赚钱。渐渐地,越来越多人来到天荒坪镇和余村。游客在天荒坪镇的10万亩竹海中流连忘返,落目皆是此起彼伏、丛丛排排的竹林,瘦劲挺立,簇叶闪动,让游客们惊叹于连片竹海。由于余村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厚,而潘春林及农家乐经营者们的旅游营销及服务便捷贴心,当地的农家乐名气越来越旺。包括潘文革在内的不少村民眼见有发展空间,也纷纷加入其中。而周边新发展小型的农家乐一开始较难有稳定的客源,便“挂靠”到山庄,由潘春林介绍客源,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形成了“农家乐联盟”。
4美丽家庭“反哺”农家乐发展在余村的文化礼堂出口处,左右两面墙上贴满照片。左边是村内美景的写照,一旁写着“绿水青山路”,而右边则许多户村民的家庭合照,标注着“幸福余村人”的字样。“这是美丽家庭的合影。”俞小平介绍称。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内,展示着村内美丽家庭成员们的剪影,村民李俊贤一家,则是这些剪影中的主角,他的家庭,在村内被评为五星级美丽家庭。安吉县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农村全面开展“美丽家庭”创建活动,提出了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总目标,制定了创建标准和规划,完善了考核制度,并探索推出美丽家庭县级层面的政策激励措施。
“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了人。”村委会主任潘文革称,当地通过开展建设美丽家庭活动,提升了村民们的文明素质,也为当地发展旅游打下了基础。年,在安吉“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中,全村的多户人家根据自家的家风教育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家规”,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的最醒目的位置,提醒着家中的每一位成员。
村中现在通畅的道路和别墅。
美丽家庭分为三星、四星、五星,分别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若要拿到五星级美丽家庭,除了需要父慈子孝、阖家和睦,还需要一家人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俊贤在镇文化站工作,他的妻子也是村里“闻名的文化名人”,儿子则是精研书法,一家人的文化都得到村民的认可,被评为了五星“美丽家庭”,并将牌匾挂到屋门前。李俊贤称,拿到了荣誉的同时,也会促进家庭成员更加闻名。“如果不认可大家也要笑话,这户人家怎么评得上,所以说对我们是一个鞭策。”安吉县对获评的美丽家庭推出一系列政策“红包”,按星级等次,县级分年度推出激励政策,乡镇村同步配套奖励政策。年,安吉县12万户农民就涌现出5万户的美丽家庭,其中五星级美丽家庭户。村民争先创建美丽家庭,家庭生活幸福指数升高,美丽乡村中的“人人幸福”就有了落脚点。如今,安吉美丽家庭创建将根据建设工作的实际推进,每年按10%左右的比例表彰一批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美丽家庭,连续创建,梯度推进。到年,使美丽家庭建成率达到全县农村家庭的80%左右。
5村庄规划控制农家乐发展规模早在8年,余村便有11家农家乐。7年过去,如今余村农家乐数量为14家共个床位。“要按照规划来,不能随便开农家乐了,都要做成精品。”俞小平称,目前像潘春林这样“卖风景”的村民占到了全村人口的10%,未来村里会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发展民宿经济,二分之一的劳动力成为休闲经济就业者。这些都纳入余村发展规划中余村村庄规划在安吉全县来说都起步较早。最早的一个规划版本从年开始,由村里委托的安吉县城乡规划设计院制定,如今两横八纵格局就是当时预留下来,规定房子深是7.5米,宽度是11-12米。随后规划又经过至今5次修编及3次专项设计。在8年,安吉县在全国率先提出用10年时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出台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后,余村村的村庄规划也基本定型。年,余村再次重新规划、提档升级了“三区”。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区,美化环境;打造农业观光区,拆除原来的水泥厂厂房,复耕复绿;建设创业园,保留部分无污染企业,鼓励吸引村民和外来人在余村创业。不仅村庄环境一年一个样,经济发展也丝毫没落下。如今,余村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了“金山银山”。
“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到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村庄规划。”俞小平称,数十年的村庄规划虽然经过几度修订,但最基本的一些内容,如房子间距预留等,都坚持了下来。
如今,根据年修订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村庄规划(-)》,将余村规划构建“一轴四区”(即余村路沿路景观轴,乡土风情游览区、五彩田园观光区、水库生态旅游区、山地徒步体验区)的总体布局,让游客在余村漫游的同时,体会到浓浓的乡土情怀。
“把树叶子变成了钞票子”是当地老百姓对两山理论的形象说法。新华社此前撰文称:“一个村落的发展变迁,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更为可贵的是这一理论已成村浙江千村万民的行动自觉。而在潘春林开设的春林山庄的网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语:“在古银杏树下,躺在竹椅上看星星,小溪流水潺潺,天籁之音绕耳,您会充分体验到被大自然怀抱的感觉。”
余村十年数据对比清远发布编辑部
编辑:安然
(素材来源:清远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q/2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