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剧情 >> 正文 >> 正文

徽风乡村纪行中国白鹇之乡石碛村

来源:左耳 时间:2021/9/22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122785.html
石碛村又名石迹村,是位于历口镇东南部的一个贫困村,离牯牛降高速口6公里。石碛村地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良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野生动物种群多样化,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白鹇在这里高密度天然栖息,所以被誉为“中国白鹇之乡”。吸引了不少掠奇者和摄鸟爱好者前往。

趣拍白鹇

石碛村地处山谷,当地叫“金凤谷”,至今保护完好的古道是历史上小村与历口的纽带,古道边山溪清澈、叮咚作响,白鹇瀑、栖鹇石隐藏其中。此时正值山花烂熳,山谷内幽香阵阵,是名符其实的“琴溪香谷”。村里仍保留着最原始的土墙舍,还有安徽省最大的红楠和年以上的桂花树,明代的小西峰古寺遗址也依稀可寻。

石碛村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里,各种山货土特物产资源丰富。石碛是著名的祁门红茶核心产地,“吴老汉”红茶是村里的一个知名品牌;石碛村生姜享誉百年,个小味浓,年产量最大有10吨左右;石碛村米松是米粉打成浆后,放水面上蒸成半透明的薄饼,切块、晒干后油炸而食,入口即碎,遇水即化,香酥可口;石碛村柿子为原始树种,家家户户种植,加工而成的柿子饼甜而不腻,深受欢迎。

驻村扶贫干部老湾,是位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也是一位多才艺的画家,热衷于宣传本土文化,曾经画了一百个皖南古村落,并成功举办了画展。热爱乡村工作的他,每天与村民交流,与深山老林的一花一木为友。他来到石碛后,惊喜地发现当地有几百只出没在山林里的仙子——野生白鹇(当地人叫“白山鸡”),于是痴迷于拍摄这种珍禽、并绘入画中。

老湾说鹇

白鹇属于大型鸡类。雄鸟全长-厘米,上体白色而密布细小精美的黑纹,头顶状如发丝的蓝黑羽冠,脸赤红色,尾长而色白,双翅亦为白色,腹部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褐色,羽冠近黑色。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禽经》载:白鹇“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鹇”字的意源即“闲”的引申。古人欣赏白鹇气质高雅,视为仙禽。唐天宝十三年(公元年),李白游览到达了黄山脚下,遇到了隐士胡晖,得赠两只白鹇。李白记录道: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孵),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名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诗曰: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这段唐代文士的美丽佳话,流传至今。石碛村里的古建筑“吴氏宗祠”(又称作“长史世家”)是清代文化遗存,现在内部是老湾布置的一个小小陈列馆,陈列着慕名前来的文化界朋友创作的摄影、诗歌和绘画——兴趣和想法相近的人,总会相约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老湾以艺术家的眼光看到了石碛这个古村在生态资源、民俗传承上的价值和巨大潜力,作为扶贫干部,老湾最大的愿望是把山里的农产品推出去,把生态旅游搞起来,让村民都富起来。石碛村委是老湾的工作点,也是他的宿舍、书房、画室、树根奇石仓库和厨房。老湾和他热爱的石碛村一起,都在厚积薄发。

在老湾的推介下,“中国白鹇之乡”声名远播。

  这个周末,带着女儿,跟随摄鸟名家“鸟叔”前往深山访老湾,亲临祁门红茶核心产区历口的石碛村。鸟叔是摄鸟圈的名人,摄影以求精求美并且风餐露宿不畏艰辛而闻名,他的不少鸟类摄影大作,发表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上,在国内和海外摄鸟界都有很大影响,比如他在江西婺源拍摄的“小隼打喷涕”,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鸟叔作品

天气微冷,有风,又下小雨,林中的白鹇躲在密林里,相隔几十米的距离,透过树枝空隙观察,稍纵即逝,看得不是最清楚。摄鸟家们想拍到一张好照片,是多么不容易啊!专业摄家在光线、景深、距离等客观条件不合适时,不会轻易“打鸟”(摄鸟)。临走时,鸟叔很兴奋地说:“发现了石碛这个好地方,下次再来!”。

摄影大赛通知

《中国白鹇之乡摄影大赛通知》:(内容转自老湾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q/2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