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剧照 >> 正文 >> 正文

你以为肿瘤切除非得开大刀那你怕是不知道呼

来源:左耳 时间:2020/10/23

徐先生

“医生,我妻子的气管肿瘤真的已经切除了吗?怎么一台手术下来,她的身上不见一点伤口呢?”来自江西的徐先生看着刚做完气管肿瘤切除术的妻子,不可思议地问道。

“是的,我们通过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已经成功将您的肿块切除,接下来注意休息,及时复查即可!”看着一脸蒙圈状态的徐先生,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金方强耐心地解释道。

金主任

近年来,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相比外科手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幸好遇见你

徐先生的妻子王女士,今年47岁,咳嗽、咳痰已经有一个多月,刚开始以为是感冒引起,但是服药后症状并无改善,于是来院呼吸内科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肿瘤可能;随后收住入院。对其进一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下叶基底段开口新生物堵塞;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为:支气管平滑肌瘤,万幸的是该肿瘤为良性病变。

支气管内的肿瘤

如何选择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徐先生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选择题。如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则需要切除部分支气管肺组织,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采用介入呼吸病学微创技术,既能成功切除肿瘤,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肺功能的损害,而且费用低,住院周期短,恢复快。

介入手术治疗

最终经过家属同意后,这台介入下肿瘤切除术由我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金方强主刀。术中,金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经电子支气管镜熟练运用电凝、电切等技术,肿瘤在内镜下被成功切除。术中仅有少量出血,术后患者并无任何不适,术后第三天,康复出院。

治疗前后对比图

介入呼吸病学

微创医学概念的诞生,带动了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各个领域均在尝试开展微创技术的工作。而介入呼吸病学是近20多年呼吸内科领域微创化技术充分应用后形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常规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质的飞跃,尤其在气管、支气管内肿瘤诊疗方面尤为明显,极大的提升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反复咳嗽不愈,甚至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气管镜的检查十分必要”。金主任提醒到:“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对于良性病变可以达到治愈,而对于无法手术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采用介入呼吸病学各种技术进行治疗,出血风险小,病人耐受性较好,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姑息治疗的目的,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临床的优势。”

近年来,我院呼吸内科在金方强主任的带领下,广泛开展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大大提升了呼吸内科的综合竞争力。

科室目前可常规开展:气管镜的检查、镜下的活检、刷检、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肿瘤切除术、内科胸腔镜等,提高了肿瘤、结核感染、真菌感染等疾病的诊断率,丰富了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而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微创介入病学治疗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z/18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