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升
医院妇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盆底健康医学联盟理事,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第一届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委员。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腹腔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盆底重建术、骶前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阴道封闭术、TOT等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患者病史资料:患者,37岁,因“左下腹痛伴腰酸背痛1月”,于泌尿外科入院。月经规律,既往无痛经及经期腰痛,孕4产0。妇科检查(双合诊):宫颈光滑,阴道穹隆3-5点触及质硬结节、固定,紧贴宫颈,阴道未见紫蓝色结节;(三合诊):左侧宫旁触及质硬、固定包块,大小约3*2*3cm。CTU(尿路造影):左侧输尿管末端局部管壁增厚,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左肾实质变薄;子宫强化不均,宫颈增粗。肾小球GFR功能显像(SPECT-PET/CT):左肾肾小球滤过功能重度受损,右肾肾小球滤过功能基本正常。总体肾小球滤过率GRR52.8ml/min,左侧8.05ml/min,右侧44.75ml/min。妇科超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腹腔积液4.0cm。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检查+左侧DJ管植入术”。转入妇科行“阴道穹隆结节活检术”,术后病理(阴道穹隆0-6点):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前诊断:拟诊:1、左侧宫旁子宫内膜异位症2、左侧输尿管梗阻3、左肾积水4、左肾功能不全。术中见:左侧宫旁异位病灶(累及左侧宫骶韧带、后腹膜及左侧输尿管入膀胱处),范围约3*2*3cm;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近膀胱入口处狭窄,长度约2cm,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累及输尿管鞘膜层;子宫膀胱反折腹膜见异位病灶。
治疗方案:术中行“腹腔镜下左侧宫旁异位病灶切除术+左侧输尿管粘连松解术+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术后情况:术后病理为(左侧宫旁、左侧输尿管周围、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予GnRHa治疗6疗程。
治疗体会:本例患者左侧宫旁DIE病灶累及左侧骶韧带、左侧输尿管隧道、紧贴左侧宫颈。首先,游离左侧输尿管,找到梗阻部位。术中打开病灶侧后腹膜,游离扩张的左输尿管,找到输尿管受压、梗阻部位,本患者输尿管梗阻处为输尿管隧道入口处。其次,游离增厚、质硬、纤维化的宫骶韧带及左侧宫旁的DIE病灶,并完整切除。再次,将受压的输尿管分离至狭窄处,小心切开输尿管周围增生的DIE组织,切除输尿管周围的DIE病灶,注意保护输尿管周围的血管网,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输尿管的鞘膜。最后,完全切除盆腔内的DIE病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种植、生长、浸润,发生于盆腔内外各个系统,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输尿管内异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输尿管受累程度、肾功能损害情况及是否合并盆腔内异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能够使内膜组织萎缩,但很难解除输尿管的梗阻。手术治疗目的为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
止血防粘体会:术中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和轻柔细致,减少术中出血,创面局部覆盖防粘材料,术后抗感染治疗,可明显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同时,辅助药物治疗,长期随诊,警惕复发。
康山
医院妇产科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
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第四节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委
河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组长
主要从事妇科内镜和妇科肿瘤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腹腔镜下单极电钩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有独到之处。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项。获河北省科技厅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术前放置输尿管支架很妥当。手术伊始,手术入路选择的很恰当,手术思路的整体观较强。超声刀运用的较为娴熟,能够看出对其原理有一定的认知。术中游离输尿管比较漂亮,能从其前后左右和其上下分别游离,并找到了输尿管周围的疏松间隙。肿物切除范围恰到好处,界限分离的比较出色,做到了完整切除。
视频剪辑上有一些不足,如游离输尿管的关键环节子宫动脉的处理基本没有显示,缺少一些必要的文字标识,图像和解说不同步。确切的诊断应为“左侧骶韧带深部结节内异症“,而不应该笼统地称为”左侧宫旁DI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1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