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艳
湖南郴州人,年9月入伍,下士军衔,现任第83集团军某旅报训中队教员,也是该队唯一的女兵教头。曾多次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2次被评为“强军精武标兵”,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两次。
“滴哒,滴滴哒,滴哒嘀哒嘀……”不到2小时,组报文就抄收完毕,每天规定的强化训练结束后,彭放艳看了看手表,已到半夜12点,她伸了个懒腰,起身回宿舍休息了……
报务兵被称为通信专业里的“听风者”,需要比常人更能坐得住、静得下
彭放艳是男兵连里唯一的女兵。年1月,彭放艳所在团里决定从新兵中挑选30名女兵加入报务集训队,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为期9个月的集训结束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在多名报务学兵中脱颖而出,年底以列兵身份荣立三等功。
在业务上,彭放艳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大”
报务兵被称为通信专业里的“听风者”,因为经常和电波打交道,需要比常人更能坐得住、静得下,遇到干扰必须心静如水,同时报务专业更加考验战士的肌肉记忆和手指灵活度,以往鲜有女兵踏足。集训伊始,枯燥乏味的电码符号背记经常让彭放艳抓耳挠腮,尤其听到断断续续的电报声仿佛听“天书”一般晕头转向。女兵连的姐妹们纷纷劝她:“不行就回总机班吧,收发传真简单清闲,干嘛非和男兵抢饭碗。”可天生就爱挑战的彭放艳不愿就此放弃。
铅笔、电报纸和电子键是彭放艳必不可少的“三件宝”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克服记忆难题,彭放艳专门制作了电码符号手册,把容易混淆的电码符号区分开来。每天随身携带“三件宝”:铅笔、电报纸和电子键,学习室、俱乐部以及杂物间都成了她的移动训练场。从那时起,每天熄灯后抄收组报文就成了她的一日生活制度。北方的冬天,呵气成冰,来自南方的彭放艳双手冻得红肿,抄写的电码歪歪扭扭,教员见了心疼不已。夏天酷热难耐,为了不影响大家夜晚休息,她就铆在杂物间抄报,几个小时下来,身上的体能服全湿透了。
作为男兵连里唯一的一名女兵,彭放艳时刻都不放松标准
在长期的训练中,彭放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都要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分辨附近机房交错发出的电报声。她还有一个纠错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各类报码的细小区别。这个小小的纠错本见证了她的成长,在集训队组织的抄报比武中,她以数码码的速度夺得冠军,成为了学兵中一匹黑马。
彭放艳不仅是个"女教头",还是官兵心中的知心“大姐”
锋芒初露的彭放艳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她的成才之路其实并不平坦。年9月,原济南军区组织通信专业创破纪录比武认证,尽管此时的彭放艳已经具备了夺冠实力,但她的心理素质和考核经验与老班长还有较大差距。
考核当天,因为过度紧张,加上求胜心切,彭放艳操作失误,被判成绩无效。出了考场的彭放艳,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相比男兵,作为“女教头”的彭放艳讲课更细心
军人的荣耀,不在永不失败,而在愈挫愈勇。彭放艳就属于后者。经历过这次失败,她感悟到训练场不等同于考场,考场更不等同于战场。作为一名报务员,只有经历比战场更加复杂的环境,才能在考场上气定神闲,处惊不变。
从那以后,彭放艳专门挑选声音嘈杂的地方进行抗干扰训练,周末战友们在俱乐部嗨歌,她就拿着电子键紧靠音响抄报。有时条件不允许,她就自己创造条件,左耳戴着耳机听音乐,右耳戴着耳机听电码。战友们见了,都说她“走火入魔”了。
作为“女教头”,在业务训练上彭放艳一向对战士们要求严格
“十年”磨一剑,比武试锋芒。年7月,上级机关首次组织通信专业创纪录考核认证。根据规定要求,只有先通过集团军筛选,才能参加最后的比武。此时,面对来自师旅团各路顶尖高手的压力,经过一年蜕变的彭放艳无论在心理素质还是专业水平上都远超对手。
考核当天,彭放艳按照动作要领,一路压码稳超。突然,室外响起了军号声,原来是考核组临机设置的干扰情况。突遇干扰,不少选手已经纷纷栽了跟头,彭放艳此时也有些卡壳。但她并没有慌乱,凭借自己抗干扰训练的经验,最终确定了正确报文。
考核取得第一名的彭放艳,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大家议论纷纷,“这次考核肯定没人能抄上报文!”考核结束,一位老班长说道。站在一旁的彭放艳嘿嘿一笑,“那可不一定哦。”
最终,她以数码收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集团军参加上级比武考核。
虽然是个女兵,但彭放艳跟男兵相处起来一点也不拘束
春去秋来,寒暑几易。转眼间,彭放艳已经成为报训中队里的“女教头”,担负数码收报课目教员。其实,她不用过多的去教授学兵报务学习的要领和方法,因为她的成长历程就是最好的教材。
作者:于东州
来源:中部战区陆军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审:王会甫、李胜强
责任编辑:樊怀乾、苏崇琦
投稿邮箱:zlzchwx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yy/2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