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小说 >> 正文 >> 正文

爨宝子碑书法艺术赏析

来源:左耳 时间:2017/12/3

我们来看一下如下几张熟悉的书法作品,它们分别是用爨宝子碑字体题写招牌字或爨宝子碑集字,它们不管从笔画粗细和写法上,都有区别,但抓住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形与神”,古人对书法创作的“形”与“神”的问题十分重视,特别是注重“神”,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有一段著名的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的就是学习书法的最高境界。

《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合称“二爨”。前者宽高都小于后者,所以又被称为“小爨”,刻于东晋,出土于云南南宁县。康有为评说“似佛像庄严,厚重古拙”。“小爨”产生于中国书法史上隶变为楷时期,笔法隶意很浓,但不像隶书的长枪大戟,横向发展。它的字型基本是方型,很少向左右伸展,运笔严谨,以敛为主,往往有悬崖勒马之势,撇捺收住,擒敛收笔上翘取势,犹如展翅欲飞,舞意盎然。

“小爨”处在隶楷过渡时期,自然存在很多方笔和隶意,横画岁不见蚕头,却具燕尾。横头起笔如斩戳,力度聚于右方,根据棱角的需要,它提笔上行,转笔回收,使横画的左右两端上方有棱角翘起,这是它的特点,竖画与横画起笔相同,只是垂露往往左转敛收。“小爨”

在用笔方面很强化方折,横折竖转成90度直角,形成了强劲刚直

风格。

《爨宝子碑局部》

“小爨”用笔还妙在两个方面,就是“翘”和“转”,“翘”是指“小爨”用笔不向上下发展,也不向横里伸延,以使绝大部分的字形都呈方型,而这又是用“翘”的方法来使笔画受到限制的。左撇和右捺,用上翘取势敛收。如果一字兼用撇捺,则双翼齐飞,竖画不让顶天插地,垂露向左开绿灯给予慢转,甚至令“企人”、“竖心”、“左耳”、“门左”的竖笔末端都向左。“走之底”捺脚尖有用楷书笔法的,有用隶书笔法的,形成了三角刀型或燕尾形,为了敛收,又改用向天的翘势。笔画经过这样的一“翘”,字的上下左右就不出界格线而成为方型了。即使有戈勾这样的长笔画打破了这方形界限,也不难看出戈勾已具有悬崖勒马的笔意。

总之,“翘”的目的,就是让笔画收敛,不使它任意扩张,“转”是指“佳”字颈、“鸟”字臂,以及其它横折竖的转角,有时不用方笔的折法,而改用软转的笔法,使折笔处形成圆弧的弯势,经过这样的一“翘”一“转”,原来刚直的间架便增添了新意,整幅字面都活跃起来了,由这样的“翘”和“转”可以看出,“翘”是用于直笔的,而“转”是用于有转折的地方,照说这一直一弯,一硬一柔是一对相对立的矛盾,怎么能融合在一起呢?这就是《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和中有违,违而不犯”。

《爨宝子碑局部》

“小爨”在结字上非常奇巧,字体的组合有崇山危楼,矶突坠石,险怪万状,而又屹立不倒。这里面蕴含着轻重悬殊、巨微倒挂、松紧互配、参差错落等等的变化,使字的结构在对立中获取统一,差异中得到和谐。

《爨宝子碑》帖,以其古拙朴茂的风格,刚直厚重的点画和造型丰富的结字,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的字,也常在银屏上被用来作为历史影视剧的字幕,至今仍焕发出它的艺术光华,它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联系:

赞赏

长按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