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角色虽然没有太重——《前夜》肯定压不过黄渤甚至王千源,《中国机长》要说能量,也得经过张涵予和袁泉——但都有一定的功能性,或者说还带着点喜剧色彩,至少紧张的节奏在欧豪出现的段落里会因为角色的天真举动或是无助反应而稍微得以舒缓。
看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但事后回想起来,无论要盘点这两部电影的高光还是想举证个中突兀,你也很难绕过欧豪和他的角色。
△两部片子里,我更喜欢《前夜》里那个一有事就骑在房顶上拿大喇叭求助街坊邻居的背带裤小助手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也是现在所有提到欧豪就一定会出现的关键疑惑:他是怎么跳出来的?毕竟从年开始拍戏,短短五年间光电影就演了十几部,而且大多是我们觉得挺不错的好题材好卡司。电视剧也演了四部,除了天娱打包的《唱战记》,要么古装大男主,要么IP戏男主,就算是网剧也令人羡慕。这种资源密度,怎么都会让人觉得羡慕的。用欧豪自己的话来说,是有“贵人相助”。14年他就感谢过谢霆锋和张家辉,一个让他唱自己主演电影的主题歌,一个对他有提点和帮助。15年又提到了安乐影业老板江志强。因为和张家辉郑秀文合作那部《临时同居》是江志强亲自带着欧豪去找导演,给他定了个可以本色出演的角色。今年上《非常静距离》的时候又提到黄志忠在《建军大业》合作之后就一直在帮自己忙,给他引荐各种制片人和导演,有合适的戏也会推他去上。包括一些表演的方法和诀窍,黄志忠对他也没藏私。同时欧豪还提到了刘伟强导演,也是。在《中国机长》上映之前,剧组接受采访为电影做宣传的时候,刘伟强还跟媒体说欧豪就像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他。但更关键的是什么?欧豪是年快乐男声亚军,选秀出身。我们习惯了大家拼唱功比技巧,但这位一直主打“唱跳”,所以他本身就是当年最有话题度的选手之一。
顺手放一段比赛片段给大家看??每次绝杀都是靠“舞台魅力”,用评审们的话来说就是综合素质够高,个人特质也很突出。△当年晋级后的媒体通稿那一届比赛还沿用了之前快女和时尚杂志合作的模式,在总决赛时搞了个“最型男生”的评选。欧豪虽然外形跟当时余威犹在的花美男style格格不入,但平头、小眼睛、方下颌,喜欢穿背心露出手臂肌肉,相对更符合时尚界人士的口味。
所以这个评比的冠军是他拿了。
以至于不管你有没有全程追完过这一届比赛,都会对“欧豪”这个人产生一些印象。这些年的选秀节目,只要放在大平台播出,能留到最后的选手们都带有天然的“流量”基因。就拿年那届来举例:华晨宇的很多粉丝是从比赛时期就一路追过来的,长情得很;于朦胧之前出了个“后援会打假”的事,也是因为粉丝在快乐男声播出时就开始聚集,并自发地组建了最早的应援群体。算是“独一份”的欧豪也不例外。那年赛后开11强(前十加范世琦)巡演,欧豪的粉丝就到见面会去给他搞了生日应援。联合给到场的媒体们送小礼物啊……巡演提前搞位置分配啦……这些已经算是“粉圈日常”的举措,六年前快男比赛时就已经不鲜见了。所以尽管《左耳》主演终于定下来后,饶雪漫写了一篇长文来讲自己怎么敢启用这些新鲜面孔时,提到欧豪是先试其他角色再被王长田看好可以试试“张漾”……但你要知道,在更早之前,欧豪的粉丝就已经在推他去够这块“大饼”了。当然“贵人说”也没错。之所以要谢谢谢霆锋,是他在比赛时答应要写歌给欧豪,最后给的机会是唱《救火英雄》那首《爱最大》。这帮欧豪敲开了香港电影圈的门,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相关人士。但说到底,如果不是“快男”出身,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气,欧豪能凭空撬开某扇大门吗?答案不言而喻。其实看看欧豪这些影视资源,你会发现饼虽大,但版图就是由他的“贵人”们串来串去拼起来的:《左耳》《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少年》都由光线出品。《救火英雄》的导演郭子健,后来拍了《悟空传》。△最右边的就是郭子健《悟空传》的监制黄建新,也是《建军大业》的监制。刘伟强说过自己对内地演员不熟,是找黄建新来给参考意见的。而《悟空传》和《妖猫传》又都来自新丽电影……在这之后,欧豪又和陈凯歌合作了《民初奇人传》,就是待播的那部网剧。黄志忠和欧豪又合作了管虎的《八佰》。细看上图《八佰》主创里的王千源、魏晨、姜武、辛柏青、王天辰、梁静……这不就是《前夜》的大致组成了吗?然后刘伟强后来当了《烈火英雄》监制,把欧豪拉去客串,然后又一直用到了《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是博纳影业献礼建国70周年的三部曲,很多人员都彼此重合但平心而论,有资源不能保证演员绝对会走红。
以选秀歌手身份出道,转型机会来得太快也没有系统训练,欧豪自己说所有的表演经验都来自于片场。表演的方式也比较“笨”,就是什么都上一遍,什么都自己来。
《左耳》时不会游泳,差点淹在海里,到了《烈火英雄》还是照样往水里跳。《中国机长》就是风筒架着他吹,吹到什么都听不见。
特效妆导致过敏就干脆直接上,不化了。靠体验来入戏决定了他是消耗自己来靠近角色,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转换得游刃有余——事实上就算是影帝,也没有“全兼容”这一说。所以欧豪前期有些影片,虽然是大饼,也的确占了男主的头衔,但未必有现在的“刷脸模式”讨喜。
比如年搭“谋女郎”张慧雯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导演是创作过《假如爱有天意》和《我的野蛮女友》的那位郭在容,剧本来自日本同名小说——它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曾掀起过一番狂潮,而且是亚洲范围的。
可强咽下这一口大饼的结果是什么呢?事实上看日本影剧版的演员选择,就不难明白角色需要承载什么:
森山未来有种纤细的孤独感,看起来就很傻很单纯很执着,这种特质去演绎男主的悲伤是很容易让观众相信他的选择的。
剧版是山田孝之,那时候的熊猫干净青涩,用这一张脸来诠释十七年的沉湎和怀念也有说服力。
可是欧豪的特质是棱角是荷尔蒙。和姑娘在开满鲜花的步道上害羞垂眸,跟他本人的气质相去甚远。
反倒是他在片中跟人打了一架,那种守护女神的感觉才终于对了那么一点。瞄准番位并不是让观众快速接受的最合理方式,找准定位才是。
好在在那部纯爱戏之外,欧豪的角色选择都是贴合自身特质的:
《少年》是在福利院遭受过霸凌的少年蛰伏已久的复仇。
《青禾男高》是热血男校学生结成兄弟去共同对抗校园恶霸。《铤而走险》干脆演一个铤而走险又杀人不眨眼的反派。年媒体写他演《临时同居》时那篇报道说香港缺小生,其实内地市场之大,观众喜好逐渐多元,我们同样缺硬汉小生啊……现在在几部大片里辗转,哪怕是客串(《烈火英雄》)也能引起一阵讨论,这对欧豪和他同类的演员们来说无疑是一条明路。
把“硬汉”路线走到底,谁说不行呢?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以及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1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