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结果却被啪啪打脸。
综合多方数据显示,年新房的成交量约为17.94万套,环比上涨5.2%;而二手房的成交套数约为4.87万套,环比下跌57.67%,也就是说,年新房的成交套数略有上涨,而二手房的成交套数近乎腰斩。
我想预判有如此大的偏差,是由于两个在当时的时间节点难以预知的事件。
一是疫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城市停摆,小区封闭,导致二手房带看量和成交量急剧下跌,而年末也有一次小小复发;二是年的9.14新政出台后二手房增值税2改5,让不少二手房凭空多出了5%以上的成本,导致二手房客户流向新房市场,此消彼长。
观点三,我们认为二手房将触底反弹,价稳量升。其中,关于二手房成交量上升的误判在观点二中已经讲过,而价格在上半年保持稳定,下半年小幅上涨的观点,则较为准确。
我们从下面这张成都二手房价格走势图不难看出,年上半年,6月房价与1月基本是持平的,证明了上半年二手房价的稳定;但从6月以后,7-12月的下半年,基本走出了一个单边上行的走势,并在12月达到最高值。
数据来源:安居客
观点四,调控政策继续“温和”退出。唉,现实又是啪啪打脸。
在我原来的分析中,我认为成都的楼市调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属于比较严厉的,而且也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继续收紧的“政策空间”已经基本没有了。
但事实是,年下半年,出台了9.14新政,其中二手房增值税2年改5年算是对政策继续作了收紧,虽然某种程度上它是利好新房的,但总体来看是一次调控升级;随后的11.24新政,又再次对“摇号政策”打了补丁,无房户顺位摇号登上历史舞台。
当然,以上两项“政策”还只是明面上的,成都真正更有杀伤力的一些政策,反而没有形成文件,而是以一种“默契”存在着。
成都目前有一条隐性的限价红线——精装房最高限价不超过3.5万元/平;清水房最高限价不超过3万元/平,并且精装标准也从年5月底开始,从原来的最高不超过元/平,降为不超过元/平,甚至在年底最后冲刺时,这个价格还要打9折。
这些,我都在5月28日《注意,出现了一个小的买房窗口期》,9月14日《突发!成都调控升级,雷声大雨点也不小》等文章中及时告知了广大读者。但总的来说,以上种种都是调控升级的表现,没有任何“温和退出”的迹象。(此处有我膝盖跪键盘的声音。。。)
观点五和观点六,区域和产品继续分化;以及地价小幅再创新高。
这两条都没有什么问题。
从区域分化上看,根据锐理数据公开信息,年最大的赢家依然是天府新区,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主城区、近郊、远郊虽然整体上略微供大于求,但总体还算平衡的,但价差比较明显。
图据:锐理数据而在产品的分化上,年改善的确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流,大成都成交套均面积达到了平,而主城区达到了平,全面改善趋势明显。至于非住宅类的商办、商铺等业态,则与年基本持平,继续煎熬。
至于地价,相信也不用我说了,大家平时应该都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1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