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左耳 >> 左耳小说 >> 正文 >> 正文

成都楼市总结,我们说对了什么

来源:左耳 时间:2021/4/19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全文约字,阅读需要6分半钟。的年度总结,比往年来得要晚一些。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房价涨幅这个数据实在是太敏感了,哪怕我再有把握,也必须等到国家统计局12月份的房价数据出炉,才敢公开引用并发表观点。好在,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算是为年的成都房价涨幅盖棺定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年12月新房同比涨幅为6.3%,二手房同比涨幅为8.2%。当然,这是一个宏观的数据,可能和大家的日常感受不同,不过当你看到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的数据后,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深圳年的疯狂闹到全国皆知,但新房同比涨幅仅为4.1%;而新一线城市中的杭州、南京和武汉,新房同比涨幅也仅为4.5%、4.9%和4.5%,均在涨幅5%的红线之内。相反,一直作为住建部公开点名表扬的“调控模范”城市——长沙,其新房同比涨幅居然是5%;而超过5%的主要城市,如西安6.9%、成都6.3%、昆明5.6%等,则大多是中西部区域房价基数相对更低的一些城市。因此,如果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来看,其数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好了,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年成都楼市总结,以及年初预判的回顾上来。因为只有我们的预判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我们才能有信心与大家一同展望全新的年。我在年年初,一共写了三篇趋势性文章:1月7日,《站在下一个十年的开端,预判成都楼市(上)》1月14日,《站在下一个十年的开端,预判成都楼市(中)》1月21日,《站在下一个十年的开端,预判成都楼市(下)》其中总结起来,大概就是10个判断,其中具体到年成都的有6个:其中观点一认为成都房价稳中小幅上涨,并且上涨的幅度控制在5%左右,那么结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这个预判无论在定性上,还是定量上,都是比较准确的,这也是每一年的预判文章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在观点二中,我预判新房的整体成交量下降,二手房成交量上升,弥补新房成交量的不足。图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西部分院数据

但结果却被啪啪打脸。

综合多方数据显示,年新房的成交量约为17.94万套,环比上涨5.2%;而二手房的成交套数约为4.87万套,环比下跌57.67%,也就是说,年新房的成交套数略有上涨,而二手房的成交套数近乎腰斩。

我想预判有如此大的偏差,是由于两个在当时的时间节点难以预知的事件。

一是疫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城市停摆,小区封闭,导致二手房带看量和成交量急剧下跌,而年末也有一次小小复发;二是年的9.14新政出台后二手房增值税2改5,让不少二手房凭空多出了5%以上的成本,导致二手房客户流向新房市场,此消彼长。

观点三,我们认为二手房将触底反弹,价稳量升。

其中,关于二手房成交量上升的误判在观点二中已经讲过,而价格在上半年保持稳定,下半年小幅上涨的观点,则较为准确。

我们从下面这张成都二手房价格走势图不难看出,年上半年,6月房价与1月基本是持平的,证明了上半年二手房价的稳定;但从6月以后,7-12月的下半年,基本走出了一个单边上行的走势,并在12月达到最高值。

数据来源:安居客

观点四,调控政策继续“温和”退出。唉,现实又是啪啪打脸。

在我原来的分析中,我认为成都的楼市调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属于比较严厉的,而且也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继续收紧的“政策空间”已经基本没有了。

但事实是,年下半年,出台了9.14新政,其中二手房增值税2年改5年算是对政策继续作了收紧,虽然某种程度上它是利好新房的,但总体来看是一次调控升级;随后的11.24新政,又再次对“摇号政策”打了补丁,无房户顺位摇号登上历史舞台。

当然,以上两项“政策”还只是明面上的,成都真正更有杀伤力的一些政策,反而没有形成文件,而是以一种“默契”存在着。

成都目前有一条隐性的限价红线——精装房最高限价不超过3.5万元/平;清水房最高限价不超过3万元/平,并且精装标准也从年5月底开始,从原来的最高不超过元/平,降为不超过元/平,甚至在年底最后冲刺时,这个价格还要打9折。

这些,我都在5月28日《注意,出现了一个小的买房窗口期》,9月14日《突发!成都调控升级,雷声大雨点也不小》等文章中及时告知了广大读者。但总的来说,以上种种都是调控升级的表现,没有任何“温和退出”的迹象。(此处有我膝盖跪键盘的声音。。。)

观点五和观点六,区域和产品继续分化;以及地价小幅再创新高。

这两条都没有什么问题。

从区域分化上看,根据锐理数据公开信息,年最大的赢家依然是天府新区,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主城区、近郊、远郊虽然整体上略微供大于求,但总体还算平衡的,但价差比较明显。

图据:锐理数据

而在产品的分化上,年改善的确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流,大成都成交套均面积达到了平,而主城区达到了平,全面改善趋势明显。至于非住宅类的商办、商铺等业态,则与年基本持平,继续煎熬。

至于地价,相信也不用我说了,大家平时应该都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xs/19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