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马思纯疑似和张曼乐在伦敦待产的消息,第一反应,马思纯怎么胖成这样了。
是有点可惜的。
毕竟前段时间,小红书上都在传,你对马思纯年轻时有多美一无所知。
与之相对的是周冬雨,最近也看到她的几张舞台照片,感叹她的气场越来越强大了。
自从“双黄蛋”短暂交汇之后,到现在一般认为,周冬雨已经把马思纯远远抛在了身后。
甚至我之前也以为,马思纯势必会被这段恋情拖垮。
因为她想要的和得到的注定背道而驰。
不过过去两年,马思纯的事业稳步发展,连续拿出《你是我的城池堡垒》《江畔黎明》两部优质作品,在事业上发挥稳定,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最近又刷到她在《七月与安生》的获奖发言,我对马思纯谈恋爱这件事,感受又有一点不一样。
■01
《七月与安生》马思纯和周冬雨的获奖时刻,现在回看,非常值得玩味。
当年的颁奖嘉宾是冯小刚。他先宣布了周冬雨获奖的消息。
周冬雨站起来的时候,坐在她前面的马思纯看得出有些失落,但还是强做镇定,并站起来拥抱了周冬雨。
就在这时候,台上的冯小刚又念出了马思纯的名字。
但现场杂音太大,没人听清。冯小刚又吼了一下:“还有,给我话筒!还有一位!马思纯!”
两人手忙脚乱地走上舞台,接过奖杯之后,开始了一段史上最语无伦次的获奖感言。
周冬雨先吐槽马思纯:“你看你又没有出息,又哭了,你往前点。”
马思纯对周冬雨说“你先说,我收拾一下。”
周冬雨于是先给大家鞠了一躬,鞠完了再问马思纯:“怎么说啊……”
然后转向话筒,先说了一句“你们这空调开得真大”,然后又感谢了很多人,张艺谋,陈可辛,曾国祥等等,但漏掉了很多人,比如马思纯。
最后还说了一句:“我们家没有一个人是做电影的,我觉得特别光宗耀祖。”
被很多人解读为内涵马思纯。
马思纯发表获奖感言时,更有条理,也更得体。
先是说:“这是给了我们电影一个最圆满的结局,因为七月和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
其实一开始挺失落的我们入围了好多奖一个都没拿到,没想到最大的惊喜在后面。”
后来感谢周冬雨,又顺便表扬一下自己:“反正如果没有你的话可能我不会站在这儿,当然没有我的话可能你也不会站在这儿。”
最后还向现场的妈妈喊话,称自己特别想结婚,但可以“先把金马送回家,让老人开心。”
因为事先无准备,更能从中看出两人真实的性格。
周冬雨是像野草一样生长的安生,有什么说什么,直,二,有趣。
而马思纯就如同七月翻版,周到、乖巧、传统。
她虽然没有周冬雨那么松弛,但即便在慌乱的情况下,也能尽量做到得体,这是她的优势。
这种圆融和柔软,在后来也一次次得到验证。很多时候都让人发自内心感叹她情商真的挺高。
比如发了《第一炉香》的感想被燕公子发文吐槽,她回应:“感谢指正,虚心接受。”
“不管好与不好,这都是我。我在接受,也在学习。”
参加《吐槽大会》,被吐槽发胖,她回应:“胖瘦,为了塑造角色值得,为了塑造形象,没必要”
“就算是演员,下了班依然只是个普通人,不想要成为一个随时被身材左右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就好,别为了形象而过度追求身材。”
被质疑与周冬雨的关系时,她回应“我们本来就是两个个体。”
就,不论她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这种回应都称得上得体。
这种得体很好地保护了她的路人缘。
这些年,大家只是觉得她偶尔有点矫情,行为有点古怪,骂归骂,嘲归嘲,内心深处还是盼望她能好起来。
当她拿出不错的作品时,口碑就会迅速反弹。
所以两个人至少是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
就像电影中的七月与安生,彼此都有缺憾,也都各自有对方无法企及之处。
至于现在口碑两极分化,完全是因为周冬雨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而马思纯则显得有点矫情、恋爱脑、玻璃心,不太符合这个时代对“大女主”的期待。
■02
但这件事其实可以换一面来看。
客观地讲,论出身,论起点,甚至论硬件条件,马思纯都是要远远超过周冬雨的。
经纪人妈妈,刑警爸爸,明星小姨和知名导演小姨父,她再在童年被霸凌,也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京圈千金”。
她刚13岁的时候,就可以被小姨带进《大宅门》剧组;争取《左耳》试镜的时候,试了两次没过,小姨一怒之下,成了《左耳》的投资人,硬是给马思纯又争取了一次机会。
甚至蒋雯丽和顾长卫在某次公司被收购时,还赠予马思纯不少股份,换算成现金,价值相当于1.18亿。
当然后来收购方案遭证监会否决了,但也得以窥见马思纯的家族实力。
周冬雨某次上《奇葩说》,曾经脱口而出马思纯家里有钱。
某档综艺节目中也曝光了她的家,实打实的豪宅。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马思纯,在事业上有些随遇而安,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再努力也不能过得更好了”,她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终点。
但她缺的是爱。
小时候妈妈和小姨忙于工作,父亲也经常见不到人影,她童年时期完全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
初中转学后,她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校园霸凌。被孤立,被嘲笑。
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是,有一次同学故意在她的饮料瓶里倒了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
她把这些事告诉家里人,家长却只轻描淡写地说:“别理她,你要努力证明自己比她过得好就行了。”
这种长期的“被忽视”,让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做一个“虚假自我”,压抑自己以满足他人的需求。
恋爱,是她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
而周冬雨的成长经历,和马思纯截然不同。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父在她2岁那年不幸车祸离世。母亲后来带着她改嫁,继父也是一个普通的工地工人。
万幸的是,继父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哪怕只是一个在工地搬水泥的工人,也愿意给周冬雨报艺术班。
幸运地被张艺谋选中之后,她的事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山楂树之恋》播出后5年多的时间,周冬雨一直身不由己地在一些同类型角色中打转,被娱评人评价“职业生涯里只能演一个角色,然后就废了。”
她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缺钱、缺资源,但一定不缺爱。
在个人情感方面,周冬雨表现得非常理智。
出道十多年,只被曝光过两次恋情,而且都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看两个人的微博,区别也相当明显。
周冬雨的微博很“官方”,绝大多数都是宣传作品和品牌代言;而马思纯的微博则动辄流露出情绪。
周冬雨可能更符合大众对“大女主”的想象,而马思纯的小情小调小情绪,总显得有点奇奇怪怪,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但这就说明周冬雨“赢”过了马思纯吗?只能说,这是两个人的追求不同,由此导致的不同结果。
我前段时间曾经看了一部电影,叫《纽约的一个雨天》。
片中的一对情侣,男生盖茨比,是出生在纽约曼哈顿的富二代,女孩艾什莉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小城镇,父亲是一个有钱的银行家,虽然都有钱,但相当于大都市贵族和县城暴发户的区别。
这对情侣对比起来,女孩更野心勃勃,目的明确,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个知名记者。
男孩则有点古怪,有点废柴:学习随意学一下,对未来全无打算,最大的爱好是赌博。
可是接着往下看,会发现女生之所以野心勃勃,不过是因为她“没有”。
哪怕她漂亮、有野心,但她其实自始至终不属于那个阶层,所以才会对”上层社会“抛过来的橄榄枝受宠若惊。
而男生看起来颓废,矫情,过于理想主义,不过是因为他一出生,就到了大多数人拼尽半生力气,也没办法到达的终点。
对于他来讲,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比现在更好了。他此生所需追寻的,无非是爱与自我。
或者日后,在事业上,艾什莉会比盖茨比发展得更好。但对于盖茨比来讲,那不重要。
他更在意的是生活本身:“我喜欢酒吧的钢琴,外面下着毛毛雨,灰蒙蒙的,纽约城笼罩在轻雾中,有情人在六点整约会。”
两个人中间,更符合世俗期待的,一定是艾什莉。但我看过这部电影,更喜欢的是盖茨比。
他更贴近生命的自然状态,不过分用力,不过分强凹。
对于他来讲,“活着”就是“当下的每一刻”,而不在明天的某处。
那些所有人都以为正确的,并不一定真的正确。
冷静、理智、果断,只爱事业的“大女主”路线,也未必适合我们每一个人。
■03
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不要用自己的视角,去判断他人的人生。
譬如周冬雨的“无情绪”未见得就比马思纯的“有情绪”更可贵。
还有一种可能是,周冬雨只是不得不藏起情绪,而马思纯则无需遮掩。
马思纯的恋爱可能会对她有影响,但不言而喻的是,她有托底。
甚至我最近越来越有些羡慕她:一个敢不顾一切去追求爱情的人,一定是因为什么也不缺了。
毕竟除了爱情,她还需要去追求什么呢?
何况,在马思纯身上,我还看到了一种坚韧感。
这种坚韧感,就是李晓楠身上那种“你越不让我好好活,我越要活出一个样子来”的倔强。
马思纯身上,本就有“蒲苇韧如丝”的特质。
这也是一种强大。
但这种强大和周冬雨的“勇敢”迥异:后者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一往无前,而前者则是无论遭遇多大的恶意和挫折,都能触底反弹的柔韧。
坚韧的人和勇敢的人,追求幸福的人和追求事业的人,谁又比谁更强呢?
我们出于对现实的焦虑,总是太喜欢将自己欣赏的、需要的特质,套在别人的身上。
可是人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追求也不同。将每个人都塞进同样的模板,人生该是多么无趣啊。
无需苛责,无论是马思纯还是自己。让一切像水一样自然地流动和发生。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体验,无需太过刻板。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马思纯还是马思纯,变了的大概是我自己。
如之前马思纯曾经回应:“如果我到六十岁还觉得一切都是青春小说,我想我会是个幸福的人。”
半年前我觉得她没文化,半年后,我认为这句话有大智慧。
直播预告今晚20:15十二黄仕明老师(黄仕明:《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作者)直播分享点击下方预约END
作者简介:崔老板。这一世为女人,单程票请好好珍惜。关心自己,不论是心情还是皮肤。我们终将穿江过海,走上通往心智成熟之路。转载请注明:http://www.quwenlai.com/zejq/23120.html